臭氧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期间 成都开展应急减排措施夜查督查

联合检查组到企业开展夜查
“印刷生产线停了的哇?”“没有再进行钣喷作业了嘛?”……近些日子,成都的夜晚尽管暑气未退,却多了几分安静与安心——自7月29日零时启动今夏首个臭氧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以来,成都各级各部门便就应急减排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展开了督查夜查。
记者昨日从市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办获悉,根据《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版)》(以下简称《预案》),黄色预警期间,将针对工业源、移动源等实行一系列应急响应减排措施。由市“三大战役”办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专项检查工业企业、施工工地、搅拌站、汽修厂、加油站等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的行业企业应急减排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尽管有个别‘顶风作案’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市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办相关负责人说。
各级各部门
联合出动、夜间突击
7月30日晚8点,全市四个联合检查组全部出动,分别由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带队,分片区开展夜查。“我们督查一组负责彭州、武侯、双流、龙泉驿、金牛5个区(市),今晚将随机选取几个区(市)县开展夜查。”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印刷厂、混凝土搅拌站、汽修厂、地铁在建工地……夜查中,督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深入车间、仓库、工地现场,查看企业环保配套设施运行情况、车间废气收集情况、汽修喷涂作业限产情况、工地土石方作业停工情况等。“我们既要检查工业企业有无偷排废气等环境违法行为,又要检查汽修企业、施工工地有没有按要求落实停产限产减排措施。”上述负责人说。
根据《预案》,黄色预警期间,将对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加油站、搅拌站、汽修厂等涉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工序,实施差异化减排响应措施。“我们的检查内容就要围绕《预案》来。”该负责人说,从本次夜查情况看,总体情况较好,但还是发现了个别问题,比如,金牛区金泉路一家名为“美上美”的包装印刷企业,未按要求停产,喷烤漆房密闭,未开启处理设施;双流区新兴街道荣睿建材旁内部道路,还在违规使用燃油工程机械进行土石方作业。
重点聚焦
涉VOCs和NOx排放的行业企业
高温晴热天气“助长”了臭氧污染的势头,使臭氧污染形势加剧。此次检查的重点就放在了臭氧生成前体物上——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预警期间,针对涉此类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企业和燃油(汽)货车,实施限停产、限行、减排等系列措施,都是基于VOCs和NOx总量减排,以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高架点源、生活面源为防控重点的需要。”市“三大战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市级部门联合督查外,各区(市)县也在辖区范围内各自开展监督检查。其中,金牛区、简阳市、大邑县、彭州市、新津区、金堂县的检查点位均按照黄色预警响应要求落实减排措施。温江区检查各类工地项目111个、汽修企业19家、工业企业39家,发现问题点位8个(其中6个已整改完成,2个正在整改);抽检重型柴油货车20台,处罚尾气超标车辆2台。郫都区突击夜间抽测柴油车12台,处罚超标车辆2台。
据了解,本次联合检查预计持续到8月2日左右。“希望各行业主体自觉落实相关要求。”市“三大战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对于公众而言,也希望加入减排中来,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主动选择夜间加油,昼间高温时段地下停车等。(成都日报记者 缪梦羽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