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朝天区高标准建设现代林业园区

7月26日-7月27日,四川省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市朝天区召开,与会代表们走田间地头、进基地车间、看展馆服务,零距离感受朝天区现代林业园区的发展脉动。
高柳新蝉,骄阳似火,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核桃示范基地内,千亩核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嘉宾们跟随解说员漫步林区,对基地内的山地单轨运输、气象监测服务、核桃初加工设施设备等助推核桃产业发展赞叹不已。
“林区内核桃种植面积约5000亩,10.4万余株核桃树,其中挂果树就有5.6万余株。”“全面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品种改良2000亩,丰产管护实现全覆盖。”省级审定品种“硕星”“夏早”和省级认定品种“蜀朝2号”的发源地罗圈岩村,以核桃种植为主导,坚持标准化建设、以连线成片“统筹”规划,以“一带五片”的园区总体布局,建设了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带,打造了嘉陵江流域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片,覆盖全区8个乡镇4万余户种植户,生态小核桃成为致富大产业的美丽蝶变,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议。
走进广元市中子越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核桃为主原料的月饼、酥饼、桃酥等正从公司发往全国各地。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和面、制皮、包馅、成型、上芝、烘烤,分检包装。负责人谢富贵介绍,该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年线上交易量达100余吨,交易额600余万元。自主研发的“野草莓核桃粽子”获国家专利保护;“中子脆皮核桃月饼”获国家版权保护,并被列为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品。
在四川省首个以核桃为主题的综合性展馆——朝天区核桃博览馆内,嘉宾们了解了朝天核桃“产、供、销、加、研、旅”全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以及该区在基地建设、主体培育、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林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后,给予了肯定。
移步朝天区电商服务中心,“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企业运营、孵化支撑”“展示展销接待区、电商人才培训区、创业孵化区、公共服务区、电商企业办公区”“产品拍摄、价值挖掘、文化设计、品牌塑造”……一系列推动产业链的智能化、精准化改造升级,实现了产销深度对接,有效推介朝天核桃等优质农特产品等系列措施,为现代林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林区建设规模大、融合发展程度深、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高。”嘉宾们边走边交流,“以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为牵引,林工融合延链条、林商融合拓市场、林旅融合增效益。”
会上,成都市、宜宾市、眉山市、泸州市纳溪区、北川县、广元市朝天区、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县白岩石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围绕“推进花卉一三产融合,建设全国花卉产业发展高地”“高标准建设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发展油橄榄产业助农增收”“财政金融支持引导竹樟产业全链提升发展”“推动林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竹资源加工转化利用,打造园区核心增长极”“组建专合组织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朝天区已经建成核桃基地50万亩,人均拥有2.5亩50株核桃树,年产量超过5万吨,连续12年位居全省县区首位,核桃综合产值达30亿元,人均核桃收入4000余元。”近年来,朝天区按照全省林业园区“521”战略布局,始终把核桃产业作为“5+N”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名片产业来抓,坚持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生产、融合化发展路径,集聚多种资源,汇集多方主体,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林业园区——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引领带动全区及周边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小核桃成为了致富大产业,朝天区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融合发展,联动增效,高标准建设现代林业园区,确保2021年底前高标准完成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下一步,朝天区将进一步创新思路,探索机制,加大投入,务实推进,力争将朝天区建成全国、全省知名的核桃标准化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冉金鹭)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