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2021年07月09日07:33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展览现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引人关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树摄

我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模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平 摄

观众饶有兴致地观看展出的模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树摄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喜讯通过电话跨越山水向全国边防哨所传送;成都市民层层围在四川日报社的大门外,纷纷高举手臂索取刊有“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特大喜讯的报纸……正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上,一幅幅历史老照片,将观众带回那些举国沸腾的瞬间,“两弹一星”精神感召力穿越时光,直抵人心。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100年来,我们党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展馆内,来自各行各业的观众重温前辈故事,深深感受到有着丰富内涵和生命力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城

落伍工具攀登“计算”高峰

隆隆的爆炸声从戈壁深处传来,巨大的蘑菇云升起,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我国原子弹空爆成功的场景。但是当它以声音、场景、实物等形式立体地呈现在眼前时,仍有一种置身1964年举国沸腾的激动之感。

展览展出的一幅老照片上,“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王淦昌、程开甲等在梓潼基地视察工作,背后是巨大的机械装置,元勋们穿着方口布鞋和工作便装,左胸缝着名牌,朴素低调中有其职业规范。

从青海到四川,标志着核武器研发进入新的阶段,梓潼的“两弹城”是我国继青海“原子城”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在这里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武器化设计,如今则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展厅里,摆放着一张当年“两弹城”科研人员使用过的办公桌,上面有一把上海四达尺厂生产的“1083”型双面计算尺和两个台灯,其中一个铜座台灯的灯罩内侧已经被熏黑。

美国“氢弹之父”特勒曾经说过,在研制原子弹氢弹中,有一座不可逾越的“计算”高山。当年美国研制原子弹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相比之下,中国的研究设备极其原始简陋——几台简易的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

计算尺的中间嵌着一根可以左右抽动的尺,叫滑尺,读数或对齐读字主要靠玻璃上的红线,叫发线;刻度和数字密集、细小,对注意力是极大的考验。这可是科研人员离不了的标配。除了计算尺,科研人员手上最“奢侈”的就是“手摇计算机”了,但它的使用也很麻烦,如果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就需要查表;如果计算中有括号,还要正摇几圈、反摇几圈,再用纸笔记录。

在青海,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前,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邓稼先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机日夜不停地计算,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进行概算,证明数据是正确可靠的,才进入下一步。在此简陋条件下,仅仅用半年时间,他们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事隔不到一年,又研究完成氢弹的设计方案。

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凭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征服了一座座“计算”的高山。

909基地

强大“心脏”为核潜艇强基

核动力潜艇也与四川有着深厚渊源,这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由展览的两张照片和一件潜艇模型展示出来。

一张被放大的黑白照片上,一座5层小楼矗立在山间坝子里,正对面的山坡上,一根高达百米的烟囱静静耸立。这是当年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外景。1965年9月,代号为“909”的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日后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立,其基地以及核潜艇模式堆的地点选在四川西南的一个山沟里。

第二张照片,则是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的情景。从核潜艇事业重启到下水,只用了短短5年。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彭士禄被称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的父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在展览现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介绍,“他在四川工作多年,今年3月在北京去世,是我们核动力院的一面旗帜,就在不久前,中宣部正式追授彭士禄同志为‘时代楷模’。”

彭士禄原本是在当时的苏联学习化工机械,即将毕业时,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专业,问及彭士禄的意愿时,他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1965年,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彭士禄告别家人离开北京,打起背包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跟所有人一起喝稻田水、住干打垒房子。作为我国的核心机密基地,这里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对外称“西南水电研究所”,职工对家人也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

1970年8月30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在这里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同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核潜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

1974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这一年,彭士禄一直在核潜艇制造厂进行最后的调试安装工作。在一次调试时,剧烈的胃疼令彭士禄汗湿了全身,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海军派直升机送海军总医院的外科主任去现场开刀。这一次手术,彭士禄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当时他才49岁。

后来,用于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陆上模式堆光荣退役。展厅里的这艘核潜艇模型,是中国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科普模型,在“长征一号”加长的基础上研制,装有12枚“巨浪-1”两级弹道导弹,极大增加了核潜艇的震慑威力。

之后,909基地大刀阔斧地从军用核动力转型核电等为主的民用核动力。

华龙一号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名片”闪耀世界

2021年1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5月2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实现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展板上,“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蒸汽发生器”的彩色照片占据了显著位置;它的模型也通过彩灯,直观演示了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万钢看完全展,站在“国家名片”华龙一号的模型前表示,“在这个展览里,‘两弹一星’垂范在前,第一代核潜艇和‘华龙一号’紧随其后,体现了中国核事业的传承发展。”

核动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工程应用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大力协同。万钢认为,从“两弹一星”“长征一号”到现在的“华龙一号”,每一个工程都有研发周期长、技术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等特点,在国外的技术封锁下,之所以能够迅速干成,充分体现了举国体制的优势。

“以‘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为例。在四川,我们核动力院作为主要研发单位,负责‘华龙一号’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很多核心设备由在川企业制造,例如控制棒驱动机构来自四川都江堰华都制造,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是东方电气制造,主泵泵壳由二重制造,燃料元件由中核建中生产。全国一共有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为‘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建设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万钢介绍。

作为在川央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高度重视与四川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今年4月,我们跟四川大学签了合作协议,加强基础研究,挂牌6个联合创业中心。与东方电气,我们将强强联手,原来是我们设计研发,它配合研发、主攻制造过程;下一步我们要拓展共同研发、丰富产品品类。对于都江堰华都,我们则以知识产权入股的方式,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此外,核辐射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加工,同位素可以用在大医疗健康领域……核工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万钢表示,“在中国核动力事业前三次创业中,形成了三代核电、三个基地,在第四次创业中,我们制定了全域型谱、国际领先的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目标,为我国核能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平)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