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方两会观察】

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治蜀兴川开启新征程

朱虹

2021年02月03日14:3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各地将如何规划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如何绘制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人民网记者走进2021年省级两会,带您一同了解。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用24天时间实现首个市(州)确诊病例“清零”;

这一年,四川多措并举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6万亿元,增长3.8%,增速居全国前列;

这一年,四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省62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摆脱绝对贫困;

这一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扎实,态势强劲;

这一年,四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老百姓认真办好30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这一年,四川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唯其艰险方显勇毅。1月29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用六个“这一年”回顾了极不寻常的2020年。彭清华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四川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惟其笃行方显珍贵。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齐聚一堂,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谋划“十四五”。时任四川省代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十四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经济总量再跨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到2035年,四川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逆境大考 治蜀兴川取得重大进展

翻开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就是关于2020年的“年度大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四川省人民医院供图

从疫情开始,四川就进入了“困难模式”下的一年——

年初,四川与全国一起按下了“暂停键”;

汛期来临,四川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后7个贫困县、300个贫困村、2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年末,成都市郫都区再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

武警官兵转移受灾群众。胡嘉岩摄

困难似乎一个接一个,可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0年2月17日晚9点21分,四川首趟定制务工人员返岗专列准时抵达杭州东站,确保务工人员按时返岗复工。

面对汛期险情,四川省应急系统统筹组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25万余人次,共转移安置群众90.4万人,实现被困群众和救援人员“两个零伤亡”。

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凉山州7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脱贫,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实现脱贫目标。

岁末年初,拥有25年历史的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首次改为线上举办——春节,不论在哪儿过,老百姓的“菜篮子”都要保障充足。充满烟火气的四川,在严格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魅力不减!

再读《政府工作报告》,四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省经济逐季回升、稳定向好。2020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元,增长3.8%,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

“雄起!”细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代表委员倍感振奋,感慨这场逆境大考的艰难和信心。

不忘初心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航拍昭觉县沐恩邸社区。人民网 赵祖乐摄

沐恩邸社区,凉山州昭觉县县城5个集中安置社区中最大的一个,居住着来自县内28个乡1428户620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搬迁后,社区开设各类技能培训,开办扶贫车间,开展劳务协作转移,通过一系列措施让群众“搬出大山挪穷窝,阔步迈向新生活”。

“全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2020年初,凉山州7个贫困县300个贫困村未“摘帽”,是四川乃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中央支持、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当地干部和百姓共同攻坚克难。2020年11月17日,凉山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被批准摘帽脱贫。至此,四川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四川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四川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面对新阶段、新任务、新挑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要坚持对在疾病及自然灾害方面存在风险的脱贫户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防止返贫。”四川省政协委员、凉山州扶贫开发局局长王永贵建议,建立统一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大数据平台,健全多部门联动的常态预警、研判和发现处置机制,进行定期检查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迅速帮扶。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要盲目上项目,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一级主任科员张谊说,农业农村面临的短板还很多,需要脚踏实地一个一个克服。

“报告提到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三农’发展比例,这说明咱们农村有资金了。报告还提到,要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引导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更多流向农业农村。”1月31日深夜,张谊一遍遍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乡村振兴太值得期待了,关于乡村振兴的路要深入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要以乡村的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月31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上说,四川是农业大省,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三农”工作须臾不可放松,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巩固”“拓展”“推进”“衔接”4个关键词研究推出具体举措,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砥砺奋进 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1月,中央专题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川渝高竹新区。广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27个川渝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包括身份证换领、补领,以及川渝两地户口迁移等95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异地办理;

成渝公交轨道实现“一码”通乘,两地群众交往交流更加便捷;

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的首个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

……

川渝携手奋进的第一年,两地以成渝为龙头,用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创造出累累硕果,一系列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协作格局正加速形成。

在今年四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了新任务、新目标。黄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联合实施方案,协同推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毗邻合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协同发展,成渝才能实现1+1>2。”今年四川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提案涉及最频繁的领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如何协同发展,实现一体化?通过调研、考察、思考,代表委员在为如何唱好成渝“双城记”给出具体建议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期待。

泸州是四川南向毗邻重庆的地级市,四川省人大代表、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何洪波从当地区位优势出发,提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彰显泸州特色,着力做好交通运输融入、产业协同融入、公共服务融入这“三篇文章”,抢抓战略机遇,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遂宁、潼南地处成渝地区协同联动支撑点和相向融合汇合点,两地历史同源、文化相亲、产业互补,在川渝合作多个领域已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省政协委员、遂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军认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步入“快车道”,遂潼一体、高竹新区更是率先吹响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建议共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四川省人大代表、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称,广安将积极与重庆合川区、长寿区共建环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县(市、区)与重庆毗邻区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产业示范带,积极承接重庆产业转移。

成渝地区既是国家重大布局承载地和战略支点,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生态也要高水平保护。民盟四川省委员会在本次政协全会期间提交集体提案,呼吁积极推进成渝地区联防共治机制,构建长江上游水环境保护长效管理体系。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奋斗好时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四川迎来难得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坚信,全省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变为现实。

点击进入专题↓↓

(责编:高红霞、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