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答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
一
“我从湖北来。”在四川汉源人的心目中,他们的先辈都是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这在“湖广填四川”的史实里可以找到线索。
汉源与湖北的血脉再一次接通则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汉源成为18个极重受灾县之一。危难时刻,湖北积极支援汉源,不光捐款21.15亿元人民币,还组织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汉源,与汉源人民一起重建家园。“三年任务两年完成”,116个公路、学校、医院、住房援建项目,遍布汉源的每一个乡镇,崭新的汉源城在萝卜岗上拔地而起。武汉大道、江汉大道、鄂州路、黄冈路……汉源的山山水水,镌刻下难以磨灭的湖北印记。
大渡河作证,从那时起,汉源人眼中,湖北人胜似自家人。汉源县抗震救灾纪念馆陈列着一辆三轮车,挂在车后的“湖北亲人免费乘坐”横幅,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给奋战在工地的亲人递一碗热茶,给家门口的援建者端来两簸箕粽子,给远方来的朋友送一把自家地里的菜;这是自家磨的豆腐,这是刚从树上摘下的糖心苹果,这是我家鸡窝里攒下的鸡蛋……这些都是记忆深处的深情回响。
“我从湖北来,麻城孝感乡的。” 那些日子,只要凑到一起,汉源人便和援建者拉起家常。
“我也是。”他们的口音听起来,陌生而又亲切。
二
“我要去湖北。”2月9日,汉源县人民医院停车场,汉源县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5名成员从这里出发。
被称作“五朵金花”的何交、龙秋、陈丽娟、夏雅梅、曹梦诗是汉源县医疗战线数百名提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的白衣战士中的代表。她们来自汉源县人民医院和汉源县中医医院,她们的医院,当年都由湖北人民援建。
何交是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护士长。小儿子只有一岁多,这让她有些放心不下。但想到湖北疫情严重,她也就顾不了许多。龙秋本来不在医院最先圈定的名单上,但是她说,我有呼吸内科护理经验,让我先上。夏雅梅是县中医院ICU的一名护士,作为“军嫂”,有到一线参战的机会,她无论如何不肯舍弃。除了专业对口,陈丽娟当仁不让的又一个理由是,共产党员这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曹梦诗是县中医医院最先报名的一个,汶川地震时她还是初中生,目睹了家乡的学校、医院、体育馆重建全过程,所以她说,知恩图报,要用行动来回报。
2月11日,包括“五朵金花”在内的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进驻汉阳方舱医院。这所体现“中国速度”的医院,她们最先是从电视里看到的。而B1区的患者们最先认识她们,则是通过她们写在防护服背后的“鄂汉一家亲”字样和与之相连的心形图案。更多的人注意到她们是在2月17日,她们为451床阿姨折了千纸鹤,唱起生日歌。这是她们来到武汉的第七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她们的歌声温暖了一颗寂寞苦寒的心,驱散了患者心头的寒流。
明明隔着厚厚的护目镜,但在患者看来,她们就是“最美逆行者”。“五朵金花”的回答却差不多都是:我们不是逆行,而是回家。如果刚好有空,她们也会讲起当年的援建故事。
三
田文蛟是汉源二中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工资不高,但她毫不犹豫地给湖北抗疫捐了款。她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会捐更多。
汉源二中也是湖北援建,只是那时,田文蛟还在乡下教书。对于湖北的情意,对于前线的关切,她把更多心意写进了5首歌词,其中3首被谱曲传唱。她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多说——就像余大伯,他做的事也都是出于一份本心。
余大伯全名余帮能,家住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社区四组。湖北人民对家乡的恩情,68岁的余大伯一直没有忘记。得知湖北疫情严重,他十分揪心,说如果不是自己岁数大了,真恨不得马上冲到湖北去,哪怕是去打杂做饭,也算出了一份力。后来,他把自家地里的菜摘来卖了,所得的钱全部交到乡政府门前的捐款点。
截至2月25日,汉源县累计向湖北捐助1076万元。更值得人们记住的数字则是:33万人口的汉源县,有22万人参与了捐款。
驰援湖北,汉源人的心是急切的、滚烫的;汉源人的情是深厚的、质朴的。
清溪镇水果种植专业户李建和妻弟南沂向湖北襄阳捐赠25吨蔬菜水果。受他的委托,徐路林、申玮夫妇2月11日深夜两点从汉源出发,经过24小时、1300公里长途跋涉,将闪耀着川西阳光色泽的果蔬送抵襄阳。返程前,襄阳民政部门给了他们一箱方便面,以供路上充饥。但一上高速,他们就把这箱方便面送给了卡点上值勤的工作人员。
向着湖北,汉源人一次次出发。县城居民文志成收购25吨莲花白,雇车运往鄂州;农场主肖丁菱用9天时间凑集16000枚鸡蛋;汉源县经果林联盟400多名成员捐出5吨大米……据不完全统计,汉源各界捐往湖北的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达299.88吨。
汉源,你们来过;湖北,我们来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9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