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一或初一直接讀到高三 成都試點中小學貫通式培養

【開欄語】
教育,是民生幸福的溫暖底色,更是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一直以來,成都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步伐從未停歇,始終以創新之姿回應時代之問、民生之盼。
即日起,本報推出“聚焦成都教育創新惠民”系列報道,走進校園、深入課堂,讓我們一同見証,成都如何以教育之“變”,回應民生之“盼”,賦能城市之“進”。
為推動育人方式改革,緩解教育焦慮,成都市自2025年起,探索開展小-初-高12年貫通式培養改革試點,首批參與試點的學校共8所。
小初高
12年貫通式培養試點校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八一學校、都江堰嘉祥外國語學校—錦江嘉祥外國語學校、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
初高中
6年貫通式培養試點校
成都列五中學、四川天府新區香山中學、溫江東辰外國語學校、溫江嘉祥外國語學校—錦江嘉祥外國語學校、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
貫通式培養:不調整現行學制,將逐年擴大試點范圍
據成都市教育局介紹,貫通式培養試點不是學制改革、不調整現行學制,是在國家規定學制、課程和教材基礎上,探索小學、初中、高中12年一貫制或初高中6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學段壁壘,面向全體學生,不搞選拔掐尖,實現課程體系、素養培育、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有效銜接和貫通培養。
具體而言,將實現三項貫通:
一是學段貫通。試點學校貫通培養班學生可從小學一年級起直接就讀到高三,或從初中一年級直接讀到高三,提升教育體系的整體性、促進核心素養持續發展、解決學段間知識斷層和學習方式轉變及適應問題,有效減輕學生升學壓力。
二是課程貫通。試點班級在國家規定學制、課程和教材基礎上,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構建具有整體性、銜接性、整合性、選擇性、獨特性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縱向整合、層層遞進,橫向打破學科壁壘、跨學科融合。
三是素養貫通。貫通培養試點班級創新育人方式,小學階段重點培養“學習能力、情感能力和實踐能力”三種關鍵能力,中學階段重點培養“人文素養、創新素養和人格素養”三種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能力素養逐級進階。
下一步,成都市教育局將逐年擴大試點范圍,探索構建小-初-高長鏈條貫通培養體系,緩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如何開展? 自願報名參加,中途可自願申請退出
落實到學生、家長和試點學校層面,貫通式培養具體如何開展?成都市教育局進行了詳細解答。
1、怎麼開展中小學貫通式培養?
一是試點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詳細、可行的試點方案,形成一體化、長鏈條人才培養(含課程、教學、評價、師資)具體實施方案﹔
二是統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共同基礎課程與特色發展課程等,構建具有整體性、銜接性、整合性、選擇性、獨特性的課程體系﹔
三是轉變教學方式,以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培養的遠期成長為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方式,主動為學生匹配適宜的教學方法﹔
四是轉變教學理念,教師成為學習的引導者,採用項目式學習、跨學科主題教學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五是創新數字化賦能典型應用場景,開展學生自適應學習、個性化學習,讓每一個學生全面成長、健康發展﹔
六是建立學生多元評價體系,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表現,定期向學生和家長反饋,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全面、全過程指導。
2、成都市有多少學校實施該項改革?
成都市目前遴選了8所學校開展12年一貫制和6年一貫制先行試點,學校在小一或初一年級確定2個班(每班不超過45人)為貫通培養班,學生就讀期間單獨組班進行貫通培養。
3、哪些學生可以參與該項試點?
試點學校從該校小一(或初一)入學的政策性入學學生中產生,12年一貫制起點為本校小一和初一學生,普通高完中起點為本校初一學生。家長根據學生實際,自願報名參加,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數的,採用電腦隨機錄取方式確定。學校不得通過考試方式遴選生源。
4、報名參加的學生是否中途可以選擇退出?如果退出,學生的就讀如何安排?
貫通培養班學生人數隻減不增,學生中途可自願申請退出,但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學生退出。學生退出貫通培養班后,回到同年級其他班級就讀,充分保障學生就學權益。(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瑾 殷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