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演藝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今年已有十五市(州)落地大型演出
大型演出下沉
拓展城市消費新空間

記者9月5日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今年以來,四川已實現15個市(州)有大型演出落地,大型演出覆蓋地域創下新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樂山、遂寧等省內二三線城市演藝觀演人次同比增長21%,大型演出在全省的佔比從8%提升至17%。
當前,大型演出正逐步下沉拓展,更加頻繁地走進非省會城市,讓不同城市的觀眾領略現場演出的魅力。這一趨勢背后,既有市場主體挖掘市場需求的積極行動,也有政策創新服務的有力引導。
“一核多極”演藝產業結構明顯
大型演出通常指觀眾超過5000人的演出活動,主要有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類型,是演藝市場中最受關注的一類演出。
4月成都舉辦韓紅演唱會等多場大型演出、5月成都草莓音樂節延續人氣、6月遂寧迎來“金曲傳奇”巡回演唱會、7月德陽藍鯨音樂嘉年華激情上演、8月第八屆紅原大草原雅克音樂季盡顯川西風情……梳理今年以來四川舉辦的大型演出,可以直觀感受到舉辦地點的多元性。從省會城市到周邊城市,再到縣級地區的旅游景區,大型演出的熱潮在不同時空延續。
往年,大型演出的舉辦地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隨著演出持續舉辦,這些城市的場館排期競爭日益激烈,多輪演出后觀眾也容易出現觀演疲勞。與此同時,省內二三線城市在交通配套、場館建設方面不斷進步,加之地方擁抱演藝經濟的熱情和激勵政策,為大型演出落地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此態勢下,四川多地積極捕捉大型演出下沉的市場機遇,不僅讓更多本地觀眾感受到現場演出的魅力,也為更多城市提供了展現文旅產業風採的窗口。
今年以來,四川演藝產業地域結構更趨均衡。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演藝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呈現“一核多極、全域協同”發展態勢。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成都作為核心城市,貢獻了全省83%的大型演出場次。同時,樂山、遂寧等城市的觀演人次同比增長21%,大型演出在全省的佔比從8%增至17%。“優質資源加速下沉,區域發展更趨均衡。”
2024年,大型演出覆蓋全省10個市(州)。2025年第三季度尚未結束,四川已實現15個市(州)有大型演出落地。
政策助力大型演出下沉拓展
大型演出可有效撬動交通、住宿、餐飲、商超等消費,這一消費潛力成為各地推動演出落地的重要動力。四川本土演藝IP“金曲傳奇”遂寧演唱會拉動消費2000萬元﹔達州“安逸生活演唱會”吸引2.1萬名觀眾,拉動消費5040萬元。
“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會隨著音樂而蹦起來跳起來,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作為紅原大草原雅克音樂季和德陽藍鯨音樂嘉年華的背后操盤手,成都星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開昕認為,音樂節等大型演出的下沉,與本地觀眾的情感需求密不可分。“我們鮮明地打出當地品牌,當地群眾對本地品牌有情感,就更容易獲得他們的支持。”
在政策配套方面,四川不斷強化支持力度。今年新出台的演藝活動激勵獎補實施細則,對在川落地的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最高給予500萬元獎補,並推動遂寧、綿陽、瀘州等地出台激勵政策,構建覆蓋省市縣三級政策激勵體系。此外,四川進一步提升大型演出的審批時效,目前審批周期已壓縮至5個工作日,提升了對大型演出主辦方的吸引力。
政策激勵下,一批國內演藝龍頭企業來川加強合作。闊景音樂西南總部已落戶成都,多位藝人個人工作室也相繼落地,藝人經紀、數字音樂等產業鏈資源將逐步輻射全川各地。
“跨城觀演”成演藝經濟重要發力點
今年底前,還有眾多大型演出將在四川多地舉辦,演出與城市文旅的聯動也動作頻頻,推動形成結構更加合理、富有活力的大型演出分布格局。
省會城市的演出吸引力延續。郭富城巡回演唱會成都站將於10月4日、5日舉行﹔張學友巡回演唱會返場成都,將於10月10日至12日在東安湖體育公園開唱。
在9月12日成都站演唱會后,張韶涵自貢站演唱會將於10月25日開演,這也是自貢時隔多年再次迎來大型演唱會。國慶假期,瀘州將舉辦“瀘州酒要會·銀河左岸音樂節”。
“今年以來,廣大市民朋友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希望在家門口看一場演唱會的強烈願望。這次演唱會正是我們對大家期待的真誠回應。”近期,南充市順慶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安然官宣本地演唱會進展,介紹了華夏之音:“三國之源·潮起順慶”群星演唱會的信息——演出將於9月19日在南充大學城舉辦,歌迷憑演唱會訂票信息,可享受指定餐飲、住宿、娛樂等優惠。
演出舉辦地與周邊地聯動,成為四川激發演藝消費活力的重要方向。為進一步發揮演出經濟溢出效應,《“跟著演出游四川”實施方案》近日發布,鼓勵和推動“跨城觀演”模式,將每年度梳理全省優質演出項目,發布一批“跨城觀演”主題線路和產品,推出惠游景區、街區、博物館等優惠政策,並推出票根觀演專屬景區、美宿、美食優惠套餐等。
接下來,四川將推動建立頂流藝人“一演一策”專班標准化流程,加大優質演藝產品供給,持續打造“金曲傳奇”品牌演唱會,密切聯動文博、景區、商超等業態,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演藝業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志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