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筷子長期不換長黃曲霉菌 換成不鏽鋼、陶瓷筷子會好些嗎?

昨日,#女子筷子5年不換胃裡發現黃曲霉菌#話題沖上熱搜,引發關注。據相關媒體報道,鄭州一位60歲女子因為嘔吐、腹瀉前往醫院就醫,醫生在她胃中發現黃曲霉菌。探尋病因得知,該女子平時生活十分節省,一雙筷子用了5年都沒有更換,高度懷疑與此有關。筷子長期不換為何會產生黃曲霉?將木筷子換成鋁合金的,是否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家裡的筷子為何會滋生黃曲霉菌?
據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梁清月介紹,竹、木筷子是多孔的一種材質,容易吸水。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經過日常反復的水洗,水分子容易殘留在筷子內部的孔隙,使得筷子內部受潮,為霉菌、細菌提供了滋生環境。同時,在使用筷子夾取食物的時候,食物殘渣也容易殘留在筷子的縫隙中,為霉菌、細菌提供營養來源。
“不僅是黃曲霉菌,這種情況下,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等也都容易在筷子上生長。它們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就可能引起胃腸道感染,導致急性胃腸炎等疾病。” 梁清月向記者解釋,長期攝入黃曲霉菌產生的黃曲霉素,則可能增加患肝癌、胃癌的風險。
換成哪種筷子會好一些?
記者了解到,與木、竹筷子相比,不鏽鋼筷表面光滑,不存在容易藏污納垢的孔隙,所以,正常使用和清潔的情況下,不鏽鋼筷基本不會長黃曲霉素。而合金筷材質相對緊密,只要正常使用和清潔,一般也不會長黃曲霉素。“陶瓷筷表面光滑平整,不容易殘留食物殘渣和滋生細菌霉菌,密胺筷材質本身就不容易長黃曲霉素,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高溫損壞其表面,正常清洗保持清潔。”梁清月說。
對於一次性筷子,梁清月則表示,一次性筷子制作材料有硫磺等化學成分,遇熱可能會釋放二氧化硫,也可能進一步轉化為亞硝胺這種致癌物質。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
筷子最好多長時間更換一次?
“任何材質的筷子,我們都建議定期進行更換。”梁清月表示,竹、木筷子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次。吃完飯后盡量用綿軟的洗碗布一根一根擦洗筷子后,再用流水沖洗。消毒需用沸水煮至少5—10分鐘,或者使用消毒櫃。清洗消毒后,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或者放在太陽下,紫外線暴晒消毒。
對於不容易“藏污納垢”的陶瓷、不鏽鋼筷子等,也建議使用時間盡量不超過6個月。因為其長期使用也有可能會出現變質的情況,存在滋生細菌的可能,不利於身體健康。(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瑰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