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前5月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4%

成都以“軟實力”構建產業硬支撐

2025年07月15日08:10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以“軟實力”構建產業硬支撐

西部智谷是“中國軟件名城”基地園區。

西部智谷是“中國軟件名城”基地園區。

2022年11月,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進入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列。記者從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集群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80.3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軟件業務收入2083.6億元,同比增長10.7%。兩位數增長背后,成都以“軟實力”構建產業硬支撐。

  當前,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已形成“1+3+N”的產業空間布局,即以成都高新區為核心發展區,成都科學城、錦江軟件園、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為特色發展區,以及武侯區、金牛區、龍泉驛區等多個協同發展區。

  7月10日,記者走進武侯區西部智谷,在這個“中國軟件名城”基地園區、全市唯一“優秀級程序員之家”、人工智能產業地標,感知成都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的蓬勃發展。

  一部對講機——

  外表“普通”技術硬核

  和成都拓成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溝通完對講裝備的外觀設計后,四川易誠智訊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張軍露出滿意的微笑,“確認了外觀設計,馬上就可以進入樣機生產,八九月對講裝備就可以正式投入市場了。”

  他拿起辦公桌上的對講裝備,“別看它‘相貌平平’,可藏了不少硬核技術,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張軍向記者緩緩道來。

  這款對講裝備,全稱為“混沌”單兵數據鏈對講裝備。作為四川易誠智訊最新研發的幾款重磅產品之一,它區別於普通對講機,即使在電梯、地下室等信號較差的地方,也能實現“開機即可用”。它的底層通信傳輸距離也比普通對講機遠,可以實現方圓40公裡即時通信。不僅如此,它還能夠與后方指揮中樞實時連接,每10秒回傳1次一線救援人員地理定位。這為掌握救援人員情況、緊急情況下高效調度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應急救援領域的“老兵”,四川易誠智訊致力於將軟件硬件化,所生產的應急通信裝備還曾保障成都大運會多個場地的應急通信。

  今年以來,公司取得多項可喜的進展:4月,公司與四川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正式達成戰略協議,雙方將聯合推動省部級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研究平台建設和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在四川落地﹔支撐武侯區應急局積極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數字化治理試點,該試點項目已獲得成都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認可,作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數字化轉型樣板在全市推廣……

  “目前我們在市場拓展、技術突破、成果轉化、示范建設及產業協同等方面均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2024年增長高達159%。”說到這裡,張軍再次露出微笑。

  兩個車位——

  園區為企業測試專門劃定

  5月12日,四川舉行2025年防災減災救災演練,演練在雅安市石棉縣、樂山市沐川縣等23個縣(市)同步舉行。四川易誠智訊攜全新產品——新一代應急通信保障車,在石棉縣主會場參與演練。演練結束后,又先后前往廣東清遠參加國家能源局“光明守護·2025”應急演練和上海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6月16日,這款應急通信保障車亮相廣州國際應急安全博覽會,受到世界各地客商的高度關注。7月10日,又應邀參與浙江省全省基層應急消防能力比武競賽,持續展示技術實力與產品應用成效。

  “新一代應急通信保障車能夠如期亮相並收獲如潮好評,離不開園區提供的支持。”採訪中,張軍站起來指著窗外樓下說。

  “測試區域,外車勿入。”這是西部智谷專門為四川易誠智訊劃定的應急通信特種車專用測試區,方便企業進行研發測試、科學研究和場景打造。炎炎夏日,園區還貼心地為測試區搭建了遮陽棚。

  這只是園區為企業賦能的一個縮影。武侯國投旗下子公司運營的西部智谷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先后引入四川易誠智訊、軟通動力、依圖科技、中國移動設計研究院、四川電信、京東科技、元素科技等新興行業軟件企業,累計服務軟件企業700家。同時,根據西部智谷園區特色,還推動園區內軟件產業集群與園區中微波射頻、都市工業、數字經濟產業等多個國家重點科研領域及新興產業深度結合。

  兩位數增長——

  產業規模快速壯大

  “歡迎你們來參加會議,共同推動產業發展!”7月10日下午,帶領記者前去企業採訪的園區企業服務專員劉若愚向企業發去邀請。

  記者了解到,7月16日,第十九屆中國成都國際軟件設計與應用大賽行業軟件競技賽將在西部智谷舉行,活動將舉行成都市“程序員之家”簽約儀式,發布成都市行業應用軟件供需清單。

  近年來,成都持續推動軟件產業發展,以“軟實力”構建產業硬支撐。2011年,成都成為全國首批且中西部唯一的綜合型“中國軟件名城”。2022年11月,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進入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列,軟件產業綜合實力一步步實現跨越式提升。

  開展培育工作以來,集群積極融入國家軟件發展戰略,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品牌不斷增色、質量持續提升,助力成都“中國軟件名城”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中國軟件名城評估結果顯示,成都市排名第6,居副省級城市第4,中西部首位。

  “成都應持續將軟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培育,致力於打造世界軟件產業重要研發基地和標杆城市。軟件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基石,正賦能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副院長朱國斌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受訪企業供圖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