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會飛的“飼養員”

解鎖瀘州瀘縣稻蝦種養秘密

2025年07月14日18:3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日,在瀘州市瀘縣玄灘鎮新山村稻蝦基地,養殖戶鄧何平正忙著調試一個“大家伙”。隨著“嗡嗡”的聲響由近向遠,一架搭載智能投喂系統的無人機按預設程序飛臨稻蝦田上空,按照設定的時間和劑量,均勻地將飼料噴洒在稻蝦田中。

“這是我們基地6月新採購的植保無人機,共採購了3台。太好用了!”玄灘鎮新山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祖強介紹,“100畝的稻蝦田一個人隻需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無人機投喂飼料工作,而傳統人工投喂,一個人則要花費四五個小時。”

傳統的人工投喂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存在飼料浪費、投喂不均等問題。現在,引入無人機技術后,通過精准化、智能化的飼料投喂,養殖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今年我們開始嘗試無人機投喂,覆蓋面積更廣,投喂也更均勻,既減少了飼料的浪費,又維護了水質,真是省工省力又省時。”另一位養殖大戶佘克倫說。

據介紹,無人機搭載的高精度定位系統和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根據養殖密度、水質條件等因素,自動調整飼料投放量,確保每一隻小龍蝦都能獲得充足的營養。與此同時,還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勞動強度,讓養殖戶可以更加專注於管理和其他生產環節,提高養殖戶的收益。

玄灘小龍蝦,不僅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更是聯農帶農、致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無人機技術的普及,為當地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農人”增收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帶動玄灘稻蝦示范基地的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升,並形成完整且富有活力的稻蝦產業鏈。

這只是瀘縣探索科技賦能農業領域的一個縮影。作為農業大縣,近年來,瀘縣的稻蝦種養從“靠經驗”到“靠數據”、從“人工汗水”到“科技翅膀”,將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切實運用到稻蝦種養全過程中。之后,科技的力量還會充分揮洒於現代農業發展的田野間,為鄉村振興持續賦能。(趙姝雯、劉夢潔)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