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暖蓉城,助力高校畢業生逐夢就業

雙選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畢業季如約而至,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問題再度成為社會焦點。數據顯示,2025年在蓉高校2025屆畢業生預計達36.82萬人,同比增加2.24萬人、增幅6.5%左右。面對持續增長的就業群體與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成都市稅務部門通過精准宣傳、貼心服務、合規引導等多維舉措,為高校畢業生和往屆畢業創業者走穩就業創業“開篇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精准政策宣傳:讓優惠政策 “看得見、摸得著”
近日,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辦的“樂啟新程 職引未來”2025屆畢業生春季雙選會上,成都市新都區稅務局稅收宣傳團隊設立了“政策咨詢站”,為畢業生提供創業就業稅費優惠、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以及社保參保繳費等政策咨詢服務。現場互動熱烈,咨詢不斷。
“原來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在成都實現靈活就業,在繳納社保后還能享受社保補貼,這對我們剛畢業、收入不高的年輕人來說,減輕了不少負擔。”應屆畢業生王同學表示,這項政策讓他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氣去嘗試靈活就業。
在場的就業指導中心熱尼亞老師對此也高度評價:“稅務部門將專業服務‘精准嵌入’招聘會現場,真正為畢業生打通了從校園走向職場的‘最后一公裡’。這不僅是一場政策輔導,更是一堂直面社會規則、關乎切身權益的‘職場必修課’,對他們迅速適應社會、樹立規則意識、做好長遠職業規劃很有幫助。”
貼心服務保障:為創業之路 “遮風擋雨”
“近兩年來,我們享受了近2萬元的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對我們這種初創型小微企業來說助益良多。”成都正弘印象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周光立的感慨道。作為成都東軟學院2022屆畢業生,他的企業從初創時的資金緊張到如今業務的穩步增長,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持續護航。
這樣的支持並非個例。在成都東軟學院大學生創業中心(SOVO),這個培育了59家在孵企業的國家級眾創空間裡,稅務部門的“跟蹤服務”已成為常態。“2名稅務指導師定點對接,不僅深入學校上門送優惠政策,為創業企業量身定制‘政策包’,幫企業算清‘優惠賬’。”中心主任廖世英介紹,近兩年園區內企業累計減免小微企業稅費超20萬元。
從資金扶持到全程陪伴,成都稅務部門用“保姆式”服務化解創業者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專注於項目打磨與市場開拓。
合規經營引導:筑牢創業發展“壓艙石”
在成都市溫江區高山村,榜樣青年CSA社區因“大蒜咖啡”走紅,更因培育20余個青年創業項目而聞名。這裡的主創團隊多為畢業5年內的90后、00后,“敢闖敢試”是他們的標簽,但“經驗不足”也成了短板。
“稅務局的老師上門講政策時,連發票申領、納稅申報這些細節都講得明明白白。”社區主理人戴超說。針對鄉村創業項目的特點,溫江區稅務局提供“定制化輔導”,針對日常涉稅風險進行重點提示,引導企業自覺筑牢合規經營底線。“在野·新市”和“在野·發酵食研室”這兩個CSA社區的“院子經濟”標杆項目,正是在這樣的合規引導下穩步成長。
“剛起步時一頭霧水,稅務老師不僅上門輔導,還推薦了‘悅享雲課堂’線上課程,幫助我們能快速地找到解決途徑。”在野院子主理人王莉莉說。如今,通過線上學習與實時咨詢,合規經營已成為這些年輕企業的“標配”。
從政策宣講到精准輔導,從優惠落實到合規引導,成都市稅務部門的一系列舉措,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搭建了全方位支持體系,幫助青春夢想落地生根。下一步,成都稅務將持續優化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支持,陪伴畢業生在蓉城逐夢遠航。(張琦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