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激情擔當作為,實干實績比拼” 眉山市委發文號召全市學習“鋪路人”精神

2025年07月06日21:4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7月6日電 (趙祖樂)近日,“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從眉山鄉野叫響全國甚至影響全球的口號背后故事,經人民網四川頻道深入挖掘採寫成稿,人民網及人民日報客戶端分別以《“要想富,先修路”背后的四川“鋪路人”,贊!》《“要想富,先修路”,中國人的致富經如何從東坡故裡傳向世界?》發布后,引起了社會廣泛反響。

7月3日,眉山市委宣傳部發文號召全市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為推動全市創新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文件指出,6月25日,眉山市委研究推進全市“實干實績比拼年”工作專題會議指出,實干實績是市委的鮮明導向,也是貫穿眉山發展歷程的優良傳統。上個世紀80年代,眉山縣舉全縣之力整修公路,黨員干部群眾所爆發出來的干勁、展現出來的精神,對推動眉山縣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當下眉山發展仍然有借鑒意義。

一要有鋪路人的歷史自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面對70多萬人被“路窄、彎急、坡陡”的交通限制在貧困中的縣情,眉山縣委縣政府鮮明喊響“要想富、先修路”,千方百計扛起了一個時代的使命責任。今天,全市各級各部門也要有這樣的擔當,站好這班崗、干好當下事,全力以赴把眉山發展向前推,決不能貽誤機遇,也不能擺攤子,被后來人戳脊梁骨。

二要有開拓者的突圍意識。當時的眉山縣,沒錢、沒技術、沒設備,能夠把路修成,確實了不起。面對困局,他們以有限資源撬動各界力量,創新推出“國家補助+地方自籌+群眾投勞”建設模式、“分段三包”推進機制,硬是用不到20萬元的資金,修成了274公裡的公路。現在來看,簡直是“四兩撥千金”的奇跡。對比之下,我們面前的困難,簡直不值一提,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敢於開拓創新,就一定能找到解決之道。

三要有實干家的不等不靠。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當時眉山縣黨員干部群眾最真實的寫照。沒有壓路機、就用石碾子,瀝青凝固點低、就頂著烈日干。正是有了這樣的自力更生,才打贏了這場攻堅戰,成為全國的先進。現在,我們政策多、條件好,更要有“坐不住、等不得”的緊迫感,把各項工作的速度提起來,把眉山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上。

四要有人心齊的干事氛圍。當時修路,十多萬群眾投工投勞,積極性空前高漲。有這樣的凝聚力,沒有什麼事干不成。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狀態,是因為黨員干部帶頭干,點燃了精神火種、形成了燎原之勢。今天的眉山,也要有一種沖天干勁、一種昂揚狀態,否則發展只能按部就班。市委鮮明喊響“激情擔當作為”,將今年確定為“實干實績比拼年”,就是要進一步提振精氣神、鼓足實干勁,激情奮斗、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實干實績拼出眉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