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助推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四川著力做好用地審批工作

2025年05月21日07:4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好要素保障“服務員”

建立用地保障工作台賬,將810個國省重點項目、1102個增發國債項目、321個“兩重”建設項目等納入重點項目用地清單

加快推動橫向聯動審批,穩步推動縱向放權,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時間,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初夏,阿壩州汶川縣威州鎮,川(主寺)至汶(川)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現場熱火朝天,施工人員分布在各個作業面,緊張有序地推進工程建設。用地獲批后,川汶高速公路汶川段已經全面進場施工。

項目的高效落地,離不開充足有力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今年以來,四川自然資源部門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全力當好要素保障“服務員”,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著力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審批工作。截至目前,國家批准四川重大項目用地16個、面積5.32萬畝﹔省政府批准(審查)建設用地625件、面積10.88萬余畝。

建立台賬

重點項目配備“用地保姆”

近日,新建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南充北存車場建設項目用地報件服務項目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據悉,漢巴南鐵路是四川首條由地方全額出資並主導建設的高速鐵路,本次補充報征的南充北存車場用地,不僅保障了項目新增的合理用地需求,還為全省其他重大項目補充報批用地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不僅如此,進入5月,多個重點項目刷新“進度條”:市域(郊)鐵路成都至德陽線(德陽段)用地獲批、爐霍至康定新都橋高速公路用地預審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

為全力做好項目用地保障服務,四川建立用地保障工作台賬,將810個國省重點項目、1102個增發國債項目、321個“兩重”建設項目等納入重點項目用地清單。“通過系統謀劃全省重大項目用地空間和時序安排,統籌保障全省各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空間規模、計劃指標、佔補平衡指標。”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四川堅持“凡用地、先挖潛”,加大存量土地處置力度,做好集約節約利用。

在遂寧,當地通過開展國有企業五年未開發土地盤活行動,引導項目在存量土地中選址。今年以來,在該市本級計劃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中,存量建設用地佔比超過95%。在資陽,當地通過下好選址規劃“先手棋”,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工作,結合最新用地數據,為項目用地“量體裁衣”。比如,成達萬高鐵資陽許家灣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工程,經方案比選,成功避讓30畝耕地。

記者注意到,為全力推進全省重大交通項目及重大水利項目等用地保障工作,近期,省自然資源廳聯合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開展多次專題調度會,構建多部門協同推進的用地保障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用地保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以爐霍至康定新都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為例。該項目穿越生態紅線、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域,存在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等挑戰,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靠前服務,深度參與項目選址選線工作,高效完成項目用地預審。

據介紹,目前,重點項目已逐一配備“用地保姆”,提前介入選址選線。接下來,將加快構建多部門協同推進的用地保障工作機制,共同推動重大項目加快開展預審選址、項目立項、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提高用地審批效率。

創新探索

項目用地審批不斷簡化提速

近日,新建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樂至段)2025年第一批建設項目臨時使用土地林地獲批,在全省率先實現“一並報批,雙証齊發”。項目報件到批復僅用時7天,材料精簡40%以上,審批時間縮短60%。

用地用林審批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的關鍵。此前,道路項目用地報批需要分別審批土地和林地,報批流程繁瑣、耗時較長。為此,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探索用地用林聯合審批工作,完善協調聯動機制,“今年將全面推動用地用林用草等審批事項協同辦理,提升審批效率。”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級層面,四川不僅要加快推動橫向聯動審批,還將穩步推動縱向放權。今年以來,我省穩步有序下放省級用地審批權,目前已通過正負面清單的方式,首批在成都、攀枝花、綿陽、眉山等4市探索,通過降低審批層級,賦予地方更大用地自主權,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時間,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據悉,今年還將穩步有序擴大省級用地審批權下放范圍。

市州層面,各地推出多項創新舉措,著力提升服務質效,刷新用地審批速度。以遂寧為例,通過創新推行同步審批、同步發証審批服務機制,實現了“拿地即取証”“拿地即開工”的突破。

近日,在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議室內,遂寧萬豐飛機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基建負責人丁旭輝,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落款處簽字后,后台工作人員立即啟動“雙証聯審”程序。很快,丁旭輝便收到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在辦理不動產權証當天,他還收到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同時拿証可幫助企業提前30天投產。”

據介紹,下一步,四川將用好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專班工作機制,定期開展用地調度,提供全生命周期用地保障服務。同時,還將通過出台指導手冊、創新“一企一策”機制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用地保障服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