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旅游日活動提質擴容 開啟“火熱一夏”

5月19日,第15個“中國旅游日”如約而至。以旅游日為契機,全國各地圍繞“錦繡山河,美好旅程”主題,推出一系列豐富活動和惠民措施,解鎖新場景、新體驗、新玩法,吸引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走進黑龍江牡丹江,“非遺+文旅”的融合讓人眼前一亮。以鏡泊湖為幕,雪鄉為筆,朝鮮族花甲禮盛大開場,拉開了旅游日帷幕。精美的滿族刺繡作品、華貴典雅的旗袍秀、活靈活現的糖畫技藝盡顯非遺獨特魅力,帶領游客沉浸式體驗當地民俗文化。
“看完黃河來趕海”,一場濱海音樂節在山東東營紅灘濕地精彩上演。《紅日》《大海》《海鷗》《等你在黃河口》等經典曲目在灘涂岸邊唱響,動人旋律點燃游客熱情﹔黃河口大鯉魚、史口燒雞等特色美食香氣四溢,滿足著人們的味蕾﹔在泥質沙灘上,大人小孩們挽起褲腳,摸蛤蜊、抓小蝦、捕小蟹,歡笑聲此起彼伏,盡享趕海的樂趣。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輕鬆踏上美好旅程,今年“中國旅游日”突出惠民樂民,各地景區紛紛推出門票減免、折扣套餐、聯票優惠等促銷活動。各平台合作單位投入惠民補貼超10億元,各地計劃出台的惠民舉措超6000項﹔旅游平台也聯合商家推出各類優惠套餐,涵蓋酒店住宿、餐飲美食、旅游紀念品等,進一步降低游客的出行成本。
“每年的旅游日,特別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北京游客郭先生近日前往江蘇南京游玩,5A級景點限免開放、各大公園紛紛放“價”,“一連去了好幾個博物館,收獲滿滿!”
今年以來,在240小時過境免簽、區域性入境免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一系利好政策的加持下,“China Travel”持續升溫,入境旅游推介活動也成為今年“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的重要亮點。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著力優化入境旅游環境,推出便利化舉措,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產品,加強宣傳推廣。
廣西計劃制定《2025年入境旅游獎補實施細則》,加大對入境旅游企業扶持力度﹔湖南針對促進入境旅游發展發布了12條措施,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入境旅游產業鏈﹔四川優化簽証和通關服務、提升國際交通可進入性等8個板塊,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和主題包價旅游產品及“機票+”等旅游產品……多地出台促進入境游發展政策,積極開展海外營銷推廣活動,豐富入境旅游產品供給,吸引更多外國游客來中國開啟難忘的旅行。
“中國旅游日”是旅游業的宣傳日、推廣日,也是人民群眾的參與日、受益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通過更加普及、普惠、便利的旅游,讓老百姓“有得游、游得起、游得開心、玩得放心”,“中國旅游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不僅造福本國人民,也為世界旅游繁榮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