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大葆台遺址博物館今起重新開放

漢代“黃腸題湊”原址陳列 同步推出兩大重磅展覽

2025年05月20日09:5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葆台遺址博物館今起重新開放

博物館內展出的漢代彩繪雲氣紋陶壺

  自今日起,北京大葆台遺址博物館新館將對公眾開放。新館建筑面積7600平方米,展陳面積2800平方米,包含基本陳列展廳和臨時展廳。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探館時了解到,開館同時博物館將推出兩大重磅展覽——西漢廣陽國歷史文化展及馬王堆生活藝術特展。

  走進大葆台遺址博物館,厚重的歷史氣息扑面而來,展館屋頂的漢代風格梁架和玫紅色帷幔自入口延伸至位於地下一層的常設展覽“勃碣都會 幽燕華章”入口處,引領著觀眾步入廣陽王劉建所生活的武帝、昭帝、宣帝時期,感受大漢盛世風採。

  據介紹,大葆台遺址博物館新館建筑設計遵循“整體保護”與“最小干預”原則,一號墓被安置在室內展廳,二號墓通過硬質鋪裝等材質在室外地面再現墓室形制,金代水井成為外庭院景觀,封土堆融入綠化步道,形成獨特的參觀流線。

  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館長楊志國介紹,新館在建設時對“黃腸題湊”墓葬進行密封整體保護,並在其下方整體鋪設了防水材料以隔絕地下水的侵擾,並使用先進的新風和空調系統,確保在館內展陳的“黃腸題湊”處於最佳保存狀態。此外,展覽還在“黃腸題湊”展廳內設置了多台數字展陳設備,觀眾在近距離觀看墓葬原址的同時,還能清晰地了解其“梓宮、便房、黃腸題湊”的葬制結構。

  伴隨著大葆台遺址博物館重新開放,兩大重磅展覽也將與公眾見面。其中,常設展覽“勃碣都會 幽燕華章——西漢廣陽國歷史文化展”,分為“北土漢邦、長樂未央、題湊禮藏”三大部分。展覽以恢宏的西漢廣陽王陵實景與豐富的物質遺存,再現了北京地區漢代文明的璀璨圖景。其中的重點文物有鎏金銅鋪首、螭虎紋玉佩、玉舞人、鳳首玉觽等。

  首個臨時展覽為“漢風轪華——馬王堆生活藝術特展”,馬王堆漢墓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本次展覽精選珍貴文物及復原場景,從財富、飲食、服飾、典籍四大維度,全方位展現西漢貴族的精致生活與精神追求。

  據介紹,大葆台遺址於1974年6月被發現,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及其王后的墓葬。憑借最高等級的墓葬形式“黃腸題湊”而蜚聲海內外。1983年12月,在大葆台遺址上建造了國內首個漢代遺址類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23421平方米。因原館建筑和設施逐漸老舊,2012年起博物館閉館。2022年9月,大葆台西漢墓遺址保護及博物館改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獲得北京市發改委的批復,之后進入實施階段。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大葆台遺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16時30分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基本陳列無需預約,憑有效身份証件免費參觀,臨時特展需購票。(記者李曉萌、攝影記者付丁)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