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他們拿AI當私教玩出減肥新高度

借AI軟件制定減肥方案 尋找運動搭子互相督促 參照官方指南均衡飲食

2025年05月20日09:5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他們拿AI當私教玩出減肥新高度

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日前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今年,減肥人群所用的方式方法較之前有新的趨勢:有人讓人工智能(AI)為自己制定減肥計劃﹔有人嚴格參考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減肥食譜來攝入飲食﹔還有人將搭子文化帶到減肥圈,在結識新伙伴的同時,也能互相督促。

專家表示,合適的減肥速度因人而異、因階段而異,年輕人在減肥時可以咨詢醫學人士,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把AI當成“減肥教練”

細致溝通獲取最優減肥方案

今年以來,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不少通過人工智能制定減肥計劃的指令教程。有的教程點贊量達數萬次,有網友在帖子下評論稱,他最開始輸入的指令較為簡單,得出的減肥計劃效果不好。按照教程輸入的指令,得出的方案感覺更貼近實際情況。也有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減肥的經歷,相關詞條多次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

來自浙江寧波的95后呂瑞(化名)就是其中一員。她將人工智能軟件作為工作和生活的輔助工具,嘗試過用它做文檔、表格,讓它根據自己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還嘗試過讓人工智能來安排未來的行動計劃。呂瑞發現,利用人工智能可以給她的工作和生活節約出大量的時間成本。

2024年年底,呂瑞的孩子出生了,產后她的體重一度達到了134斤,相比孕前重了10多斤。呂瑞希望恢復身材,並想到結合自身的情況,讓人工智能軟件幫忙定制一份減肥計劃,其中包括了減肥食譜、運動建議、作息調整等內容。

在操作中,呂瑞發現需要不時給人工智能一些“指導”,才能讓其整理出最適合的減肥方案。“最開始的時候,我把體重、身高等信息發給人工智能,它為我生成了一份適合減肥的家常菜菜單。但我平時很少自己做飯,就把這個情況又反饋給人工智能。它又生成了一份適合我執行的減肥方案。”

呂瑞坦言,人工智能只能作為輔助,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堅持。減肥期間,她偶爾想吃宵夜,但方案會提示她不吃或者避免高熱量飲食。這種時候就需要個人自覺性來維持減肥效果。堅持下來后,她感覺效果不錯。“我目前減重10斤左右,效果超出了預期。”

呂瑞表示,減肥不但改善了身材,還讓皮膚變得更好了。此外,減肥后帶來的自信,甚至讓她感覺工作也變得更有效率。“人工智能變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減肥‘搭子’,雖然它不是真實的人,但在和它的溝通中,我獲得了鼓勵和支持,得到了一些情緒價值,也增加了減肥的動力。”

90后山東姑娘楊帆(化名)說,今年2月時,她注意到國產人工智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同時網絡上有人推薦了讓人工智能充當減肥助手的方案。“當時我辦理的健身私教班快到期了,想著換一種新的方式,就決定嘗試一下‘AI減肥私教’。”

隨后,楊帆給人工智能下達了800多字的指令提示,其中詳細介紹了她的身高體重、近期作息狀況、日常飲食習慣以及平時的運動能力和傷病情況。楊帆在指令中,要求人工智能每天監督自己的飲食、運動情況,分析她每天飲食中可以改進的地方,並給出一套適合她的運動計劃等。

隨后,人工智能給楊帆生成了一套減肥計劃,其中包括一周飲食食譜以及周一、周三、周五三天的運動項目等。

在實踐中,楊帆發現有時會出現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人工智能會給我生成每天飲食的菜譜,但食譜中的一些食材在我生活的地方不方便買到。后來我在和人工智能溝通時,提示它要參考一些超市的採購范圍,並優先按照北方常見家常菜進行推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楊帆的體重降低了三四斤。

搭子風刮到減肥圈

增加運動頻率還能交朋友

北京市民黃威是一名90后白領,常年在位於國貿的一間辦公室工作,久坐且缺少運動讓其體重飆升至170斤。“前段時間體檢,我被告知出現了中度脂肪肝,醫生提醒我一定要好好運動,避免情況惡化。

之后,黃威下定決心要好好鍛煉。“我買了新運動鞋,想著每天下班后要去家附近的公園跑步。”但沒幾天,黃威就發現跑步的動力不足了。“每天上班非常辛苦,下班之后已經感覺很累了,到家就想著躺在床上好好休息,沒想到一段時間后體重反而長了3斤。”

黃威想到,此前他曾在社交媒體上找過旅行搭子,雙方年齡相近,興趣相投,旅行結束后還保持著聯系。“我就想,能不能找一個運動搭子呢?”

黃威將自己的運動習慣和可以運動的時間發到社交媒體,很快就有網友聯系他,希望組隊減肥。“我們一開始約在朝陽公園跑步,最初我配速不如搭子,他就會跑慢一些等等我,我則努力追上對方,很快我的速度就和對方差不多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我倆每周都有三四天一起跑步,每次能跑6公裡左右。”

黃威表示,他現在的身體狀況比前段時間好了很多,嗜睡、食欲不振等情況都有明顯改善,“前段時間我去醫院檢查,發現肝功能的幾項指標都達標了,我把這個消息發給了運動搭子,他也為我感到高興。如今我運動的積極性也更足了。”

來自廣東的00后牛婷(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她近期空閑時間較多,因此到健身房辦理了健身卡,希望減肥的同時,也趁著年輕把身體鍛煉好。

最開始牛婷更傾向於獨自健身,“我當時覺得一個人健身,沒有人監督會比較自在。但又常常給自己找偷懶的理由,結果一周隻去了一次。減肥效果不好的同時,也覺得浪費錢。”

牛婷想到了如今盛行的搭子文化。今年3月,她在住處附近的公告欄中張貼了尋找減肥搭子的信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搭子互相監督,一起多去健身房。

“我在發布的信息中介紹了自己的性格特點,說明了我是在哪家健身房辦了卡,能去健身房的時間以及我的健身計劃。”牛婷回憶說,這之后她先后收到了3個人的回復。但在溝通中,牛婷發現一個人是廣告推銷者,還有一個人和牛婷年紀相差較多,性格差距也比較大。最后她選擇了一位和她年齡相近,也聊得來的女生作為健身搭子。

找到搭子后,牛婷感覺自己去健身房的頻率明顯增加了。如今她平均每周會去三四次,體重在這期間下降了約8斤。“我們會互相監督,我的搭子也得到了想要的健身塑型效果,彼此都有收獲。”除此之外,牛婷還和搭子結為好友,“我們會一起聊聊身邊的事情,相約一起健身后再去附近吃好吃的,我倆最近幾乎把附近的美食都吃遍了。”

在牛婷看來,減肥最主要的目的,是讓自己快樂、健康,“有動力享受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搭子的意義所在。我希望將這件事堅持下去,完成這種挑戰還挺有成就感。”

參考國家版減肥食譜

精准控量能達到更好效果

2024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旨在發揮現代營養學和傳統食養中西醫聯合的優勢,將食藥物質、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針對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提供食譜套餐示例和營養健康建議,提升膳食指導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食譜細化到了全國不同地區的食譜示例,並備注了食譜的“總能量”。例如,東北地區的春季食譜有“鐵鍋燉魚”“菜包飯”,西北地區的食譜裡有“臊子面”“油潑面”。

據介紹,《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所推薦的食譜有多個特點。首先是鼓勵主食以全谷物為主,適當增加粗糧並減少精白米面攝入。第二是保障足量的新鮮蔬果攝入,但要減少高糖水果及高澱粉含量蔬菜的攝入。第三是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最后,食譜優先選擇低脂或脫脂奶類。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發布后,“國家推薦的減肥食譜”多次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不少網友表示,希望按照國家的指導,在日常飲食中注意營養搭配,達到健康減重的效果。

來自河南鄭州的孫七七(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前在考慮減肥時,正好看到網絡上有人在推薦《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感覺其中的食譜搭配很均衡,就決定進行嘗試。

嘗試一段時間后,孫七七放棄了。她回憶說,當時她弄錯了食譜每天的分量,導致吃得分量過多。后來她才注意到,《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中推薦的食譜分成3個能量水平,經過調整后,她選擇了每天攝入約1200千卡的食譜,控制了每天攝入的食物分量,“使用的每種食材,我都會按照《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的食譜,用專門的秤來稱量,誤差控制在1克以內。”

“這樣一來,每一餐基本能吃飽,處於一個不撐著,也不餓著的狀態。此外我還嘗試了不同地區的食譜,比如3天吃華北地區的推薦食譜,再嘗試2天西北地區的推薦食譜。后來發現西北地區的食譜最符合我的口味。”孫七七說,在她看來,《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所推薦食譜最大的好處就是精准,“我可以按照食譜的推薦分量給食材稱重,精准制作每天食物的分量。”

在第二次嘗試期間,孫七七嚴格按照推薦食譜的要求飲食,取得了良好的減肥效果。“我在嘗試之前,體重超過145斤,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體重降到了137斤,減重8斤左右。”

·專家觀點·

減肥速度因人而異、因階段而異

長期從事肥胖等方面研究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陸迪菲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評價減重效果的指標並非隻有體重,四肢肌肉量的維持、體脂率的好轉以及脂肪肝、高血壓、2型糖尿病這些代謝合並症是否改善等維度都可以作為評估的指標。因此減肥並不只是看體重是否達標了,而是要多維度地評估和衡量。有的人可能通過一些比較極端的方法短期、快速減低了體重,但隨著此后生活方式的恢復,體重又迅速長回去,此時長回來的主要是脂肪,這就是沒有實現健康、科學的減重。

陸迪菲介紹,對於一些體重基數較大的人來說,一周減重1公斤左右比較合適﹔有的人體重指數處於大致正常范圍,這些超重人群一周減0.5公斤就很理想﹔有的人可能剛開始減肥快一些,后面減肥效果會慢下來。所以,每個人適合的減肥速度是因人而異、因階段而異的。但無論如何,年輕職場人在減肥時都可以咨詢醫學專業人士,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我近期也嘗試使用人工智能軟件來制定減肥計劃。”陸迪菲說,“我在軟件中輸入了身高體重等信息,然后讓軟件生成一份食譜。在我看來,這份食譜整體上來說是靠譜的,但人工智能可能會出現不理解人類需求的情況。比如我告訴人工智能,我每天工作很忙,它仍會推薦下午進行水果加餐,這種情況就需要和人工智能進一步說明,讓它調整。”

在陸迪菲看來,用人工智能作為減肥助手,需要使用者對個人的身體特點、減肥計劃、營養狀況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利用人工智能按照個人情況生成減肥計劃。“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也可以去和醫院的專業醫生咨詢,根據使用者的情況,對減肥計劃做進一步的調整改善,讓減肥計劃取得最好的效果。”

針對一些年輕人將搭子文化引入減肥活動的新趨勢,陸迪菲非常認可。她表示,日常的接診過程中,一些得到了積極鼓勵的減肥者,在減肥時效果會明顯比別人強。對於現在一些走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尋找減肥搭子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減肥激勵,促進共同減肥。此外,陸迪菲表示,年輕人也可以在家人中尋找合適的搭子,比如夫妻、父母子女一起減肥,“一家人吃一鍋飯,一起參與到減肥之中,彼此鼓勵,效果會更好。”

文/記者 屈暢 實習生 武昱含 孫艷潔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