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照南山村奏響特色產業“協奏曲”

2025年05月19日10:3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駐村人員帶領村民在產業園區內勞作。鄭嬋娟攝
駐村人員帶領村民在產業園區內勞作。鄭嬋娟攝

初夏的太陽剛爬上瀘州市瀘縣太伏鎮照南山村的坡頭,村民黃澤群便扛著鋤頭鑽進了家門口的佛手柑種植園。晨露未干的佛手柑新芽間,她利落地揮動鋤頭,將枯枝雜草歸攏成堆。

“這活計可比守著兩畝薄田強多了!”黃澤群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指著遠處說:“快瞧,對面那片吳茱萸種植地裡還有不少人也在勞作呢。”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特色種植園區裡墨綠的吳茱萸與嫩黃的佛手柑新葉交織,宛如打翻的調色盤。

瀘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派駐照南山村的幫扶干部陳龍君正蹲在地頭察看新補種的佛手柑幼苗。“這批小苗子以后可是‘金種子’,過兩年結出果子,每畝收益可達4000元左右。”他輕輕撥開濕潤的泥土說。

這位戴著草帽的"新農人"算起賬來頭頭是道:這片特色種植產業園區建起后,為當地10余戶村民提供了季節性的務工崗位,每人每月大約800元工錢,農忙時臨時用工每天還有120元收入。

"通過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還能夠讓這些'閑地'生金,以前這裡都是長滿荊棘的撂荒地,現在種上佛手柑,3年后每畝產值好幾千元。"他跺了跺腳下的荒坡,繼續介紹。

正午時分,陳龍君開始逐戶走訪發展養殖業的村民,幫助他們填寫申報補助的相關材料。在村民任義雲家中,他掏出隨身攜帶的《特色養殖補助申請指南》,就著灶台上的熱茶,逐項核對起數據資料。

“任大爺,等這5000元補助款到賬,您這雞舍就能擴建了,到時候您當‘雞司令’,我給您免費當技術顧問,咱們一起做大做強!”陳龍君一邊記錄一邊笑著說。

“好得很,等雞舍擴建完成,我就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加上你的技術指導,我定能成為咱這十裡八鄉的養雞大戶!”任義雲笑著回應道。

這樣的場景在照南山村已是常態。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陳龍君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村民們的事兒:每戶村民基本情況、生活上存在的困難、有什麼建議和需求……

山風掠過照南山村的田野,帶著新翻泥土的芬芳。特色種植業與生態養殖業正譜寫著協同發展的樂章,而那些穿梭在阡陌間的身影,正在用汗水和腳印書寫著鄉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正如陳龍君在駐村日記裡寫的:“當春芽破土的脆響遇見奮斗者的足音,便是照南山村最美的和聲。”(陳凱、鄭嬋娟)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