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流高峰期 成都地鐵春熙路站如何避堵?

人民網成都5月9日電 (記者郭瑩)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今年“五一”假期,成都地鐵累計運送乘客2858萬人次。其中,春熙路站5月2日進站量突破單日歷史最高紀錄,超18萬人次。一直以來,春熙路地鐵站是成都繁忙商圈之一春熙路商圈的核心樞紐站點,在客流高峰期,這個地鐵站如何“快速響應、精准調控”,保障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這背后離不開一套 “智控→聯防→韌性”的智慧治理體系。
據了解,春熙路站日常客流呈現出顯著的“時空雙潮汐”特征。在時間維度上,工作日呈現出“朝進夕退”的脈沖波動,清晨,上班族們步履匆匆地涌入,傍晚又踏上歸途﹔而在節假日,13:00-18:00則是雙峰疊加,進出站客流雙向持續高位運行,熱鬧非凡。在空間層面上,站廳層換乘客流在扶梯節點形成 “雙向剪刀差”,復雜客流情況給運營帶來壓力。
據春熙路地鐵站值班站長程震介紹,通常情況下,他們依據嚴謹的客運組織流程,在高峰時段進行定向管控。主要方式就是利用站台設置 “川” 字型鐵馬,就像一條條有序的通道,精准分流乘客。在此期間,他們還會靈活地改變扶梯方向,讓乘客的流動更加順暢。客流高峰期,春熙路地鐵站的對換乘通道及步梯實行定向通行,出入口採取半進半出的方式,有效平衡進出站客流。
“通過這些措施,我們最終實現了對站台到站廳再到出入口這一區域的立體化管控,解決了進出站擁堵、客流對沖等問題。”程震表示,在這樣的多維分流和有序引導下,乘客的出行體驗變得更加順暢。
春熙路處於多商圈交織的特殊位置,一項數據可見其繁忙——“五一”期間,成都地鐵主要商圈站共計運送乘客170.76萬人次。其中,春熙路商圈站客流量佔據主要商圈站總量的半壁江山,佔比達57%。高峰期,地鐵春熙路站如何避免客流壓力集中在某一區域?背后離不開科學智慧的聯動管控。
據了解,在春熙路的三級客流控制方案中,客流管控升級啟動條件比傳統界限更加靈活。春熙路地鐵站依托IFS、太古裡等周邊商業體的聯動響應,通過區域負責人實時協同決策,讓車站各節點的客流壓力實現均衡分布。
另外,該站點還特別注重設備保障。“比如,地鐵2號線A、B端扶梯,就是承載大量客流的關鍵設備,日常維護與檢修至關重要。”據程震透露,地鐵站有一套應對大客流期間地鐵扶梯故障的的快速響應流程,還建立起一套“故障率-客流強度-維保周期”三維預警模型,實現從“救火式應急”到“治未病式防控”的長效治理模式轉變。每逢節假日前,他們都會針對設備保障開展電扶梯、站台門、通風空調節前專項檢查,同時安排相應管理人員值班,為假期設備順暢運行保駕護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