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萬裡行 | 走進“彝鄉”

踐行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強國夢。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聚焦民族地區教育均衡發展,落實教育廳黨組2025年定點幫扶雷波縣工作部署,於5月5日至10日在涼山州雷波縣舉辦第二期“弘揚教育家精神活動周”系列活動。活動匯聚全省9個省級名師名校長工作室、30余位教育專家,送培送教,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精准下沉,為鄉村振興注入教育動能,輻射全縣60所學校3000余名教師。
“周期貫通+協同性”機制:讓教育家精神扎根基層
四川省“弘揚教育家精神活動周”作為學習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精神和推動落實教育部“教育家精神萬裡行”活動的重要實踐載體,以“省級示范、全域聯動”為路徑,構建“領學研修-共同踐行-總結反思”三階遞進體系。首期活動於今年3月在鄰水縣開展,通過整合全省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優質學校等資源,創新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周期貫通的工作機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教育薄弱地區流動,助力革命老區教育發展,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積極影響。
本期雷波專場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縱向聯動+橫向協同”網絡。依托徐偉、趙穎、劉朝霞等省級名師工作室,聯動涼山州教師發展中心、雷波縣教體局及基層學校,構建“省-州-縣-校”四級協作縱向貫通鏈﹔發動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教師研訓機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橫向協同,開展“大學習、大宣傳、大討論、大練兵、大提升”系列活動,推動教育家精神與民族地區教育實踐深度結合。
“需求清單+資源池”模式:精准滴灌民族教育短板
針對雷波縣師資薄弱、課程資源不足等痛點,活動首創“調研-清單-資源”閉環機制,前期通過面向雷波縣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幼兒園)及一線教師校長調研發展與培訓需求,梳理出“縣域教育規劃發展與整體質量提升”“學前教育園本課程建設”“縣域高中特色化建設”“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人工智能助推課堂革命”等核心需求清單。根據需求清單,再面向省級名師名校長征集課程資源,並整合高校、教育主管部門、教師研訓機構優質教育資源,打造“跨區域資源池”。
活動期間,工作室成員與教育專家深入雷波開展“聯合研修”“教學診斷”等30余場次,助力民族地區教育改革與教師隊伍建設。開辦《幼兒園“會生活.悅生活”生活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文化引領學校高品質發展》等專題講座18場,提供《家鄉味兒的果汁》《端午今昔——祖輩手藝》等優質示范課13節,開展“人工智能下的教學評整合策略”“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等專題研討數場。各類活動覆蓋學前教育和中小學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及音樂、體育、美術、勞動、心理健康等緊缺薄弱學科師資培訓。
“全域推動+定制化”路徑:繪制民族教育振興藍圖
開展《雷波縣“十五五”教育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專家論証暨指導活動,頂層設計、全域推動,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特色發展等維度,為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四川大學羅哲教授提出“頂天與立地、亮色與特色、同步與率先、回歸與改革、協同與精准、好看與好用”六大指導意見。青羊區政府總督學張勇提出“要研究教育改革和教育保障的政策,尤其研究兩項督導評估要求,對照指標找差距﹔要研究同類縣域發展的水平,對照成效找差距﹔要研究人口趨勢變化,科學調整布局結構”等針對性意見建議,引領民族地區教育振興與高質量發展。
活動聚焦“鄉村振興行動”,以“工作室+”模式建立發展共同體。四川省崔勇、葉玲、徐偉、米雲林等5個省級名師工作室分別與雷波縣錦屏鎮初級中學、雷波縣永盛鎮中心校、雷波三峽中學等7所學校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就交流互訪、經驗共享、隊伍共建、科研互動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探索打造室地合作、校際牽手、師徒結對、組團幫扶新模式,全域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項目推動+循証式”創新:科學賦能教師成長
活動期間,成功舉辦了“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與學校管理改進’項目四川省2025年度項目推進會暨能力建設培訓會”,全面總結2024年試點經驗並推廣“情緒管理”“家校協同”等SEL課程,促進民族地區師生社會情感學習與學校管理改進﹔舉行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牽頭課題《民族地區校家社協同開展社會情感學習的實踐研究》開題論証會,明晰課題研究的意義與價值,理清研究思路,明確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與工作重點,深入推動家社協同育人實踐,讓社會情感學習之花在民族地區的教育沃土上絢麗綻放。
活動創新“循証式培訓”理念與模式,通過需求調研與嘗試分析,針對性地設計與實施培訓,通過兒童“SEL”理論解讀與課堂觀摩,SEL主題課程資源開發與課堂教學實踐探索經驗分享,四川省SEL課堂教學實踐路徑探究等主題研修,創新基於証據的培訓模式,減少主觀經驗依賴,並通過數據驅動決策,幫助教師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可衡量的教學行為改進,破解傳統教師培訓“一刀切”“理論空泛”“效果難追蹤”等痛點問題。
從廣安到雷波,四川“弘揚教育家精神活動周”以系統化設計、精准化施策,探索出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范式。通過“精准滴灌”的資源輸送、“周期貫通”的行動設計,以及“全域推動”的系統布局,四川正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書寫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正如省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雷雲所言:“唯有凝聚多方合力,方能將教育家精神轉化為教育強省建設的澎湃動力。”(鄢春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