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在主題樂園開啟“游園+自習”模式 學習娛樂兩不誤

年輕人開發新款自習室

2025年04月24日08:3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輕人開發新款自習室

從去年底開始,社交平台上出現一種新型自習室體驗分享——“環球影城自習測評”。園區內哪家店裡有插座、哪個座位光線最好,測評中都有詳細的攻略。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除了主題樂園,KTV、酒店大堂、寫字樓一層也登上了“新款自習室”推薦榜。

打卡

5點多起床車程近3小時 博士生去環球影城自習

擁有環球影城年卡會員的大學生們為了追求極致性價比,開始佔領“霍格沃茨”,在三把掃帚餐廳裡讀文獻或者“肝”論文。幾個小時的自習之后,再在閉園前錯峰花一個小時玩一圈高峰5個小時都排不上的游樂項目,然后瀟洒離去,主打一個學習娛樂兩不誤。“游園+自習”這個看似不搭的組合背后,藏著一群年輕人對學習環境的全新理解和需求。

清晨5點多,學校在懷柔的小偉強忍著困意起床了。簡單洗漱后,他先坐公交車從雁棲湖到望京西,再換兩趟地鐵到達環球影城,整個過程用時超過兩個半小時。而這是小偉每次到環球影城自習的最快路線。

在路上,小偉也會懷疑自己的決定:從懷柔到通州,跑七八十公裡去自習,值得嗎?然而,當他踏出環球影城地鐵站,聽到城市大道上播放的激昂音樂,心中的糾結便一掃而空。

年卡用戶有專用入園通道,小偉掃碼入園后徑直奔向哈利·波特區。當身邊的游客都涌向最熱門、排隊人數最多的游樂項目時,小偉則走進了三把掃帚餐廳,點一杯飲料,找到有插座的角落坐下,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為自己的博士論文收尾。

來環球影城自習的人大多是年卡用戶,普通年卡1000元出頭,大學生年卡900多元,相比平峰單日票價,去三四次就能回本。小偉說,他辦卡不到半年已經去了十多回。

這些來環球影城自習的年輕人,最開始並未把學習列進計劃,能夠無限次暢玩是他們買年卡的初衷。只是娛樂項目玩多了就沒了新鮮感,於是他們開始在樂園裡探索新“項目”。

幾位受訪的自習博主表示,他們是在純粹游玩過幾次后,萌生了“做點玩兒以外的事”的念頭,加上社交平台總能刷到各式自習攻略,於是開始嘗試來環球影城學習。

想要在園內學習更有性價比,消費就得精打細算。“在環球影城內,稍不留神就會控制不住錢包。”小梁每次到環球影城自習都懷著分文不花的心態,可看到聖誕節限定的飲品和甜品時,她又會勸說自己“一些計劃外的消費是對自己努力學習的獎勵”,一天下來,在小梁計劃外的百十來塊錢就輕鬆花出去了。

如果不能像小偉一樣起個大早佔據“最佳自習位”,那到了游園高峰期,適合學習的座位就沒那麼好找了。為了避免和游客互相影響,來自習的大學生們大多會在這個時段自發挪去人少的店鋪。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分享環球影城自習攻略,多篇筆記都有一兩千條以上的評論和幾千個點贊。推薦最多的學習地,是園區裡的梅爾斯餐廳、三把掃帚餐廳和哈蒙德餐廳,以及城市大道上的皮爺咖啡店。

探索園內可以自習的地方也算是一種樂趣。小繁就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過自己的學習測評。最初幾次來環球影城,她會嘗試不同的店鋪,特別留意客流和插座的位置,“這樣其他人來時就能節省一些試錯成本。”她的相關筆記也收獲了大量點贊,這讓小繁頗有成就感。

“環球影城學習測評”相關帖子熱度提升后,最直觀的變化是在攻略中被推薦的好位置變得“難搶”了。小繁最近來園內學習時,第一次遇到了梅爾斯餐廳有插座的座位全部有人的情況,“沒想到周三下午3點多還有這麼多人,隻能轉戰其他店鋪了。”

質疑

選擇游樂場所自習 學習效率是否會打折

時間和交通成本高,消費額度不低,好位置要“搶”,選擇主題樂園作為自習室,學習效率是否會打折扣?是不是在作秀?這些問題,也被一些網友提及。

小偉就認為去環球影城學習並不適合所有人。他第一次帶電腦去環球影城寫論文只是玩票性質,對學習效率沒抱任何期望。但他首次嘗試后,竟意外完成了之前在學校工位上糾結一周都沒寫出來的論文小結。自那之后,他也成了那裡的常客,“我喜歡在熱鬧的環境裡學習,更自在輕鬆。但其他人如果專注度沒那麼高,還是勸不要跟風吧。”

北青報記者採訪發現,到環球影城自習的大學生,大部分人是因為不喜歡太過安靜的氛圍,如學校的圖書館,但他們也不是非去環球影城不可。除了環球影城,咖啡廳也是他們自習頻率很高的地方。

“學校附近的咖啡廳因為近,去得最多,大約佔五成﹔環球影城大概兩成多吧﹔圖書館是能不去就不去,太安靜我會不太自在。”對於小繁而言,相比特別安靜的環境,那些看似“不太適合學習”的公共空間反而更能讓他提高學習效率。而其他受訪者也表示,他們沒有特別依賴去環球影城自習,隻在有大塊空閑時間時才會去,要是時間緊張,附近的咖啡廳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小繁認為,和普通的咖啡廳相比,環球影城的學習環境自帶“情緒價值”——在這裡學習會有一種“別人來玩,隻有我來學習”的感覺,激勵自己不得不學。

小繁在學習空當兒,會把看喜歡的演出當作獎勵,“文獻讀累了就出去看場演出放鬆放鬆。”小繁表示,五六個小時的入園時間,除了中途看演出的20多分鐘,她基本沒時間擺弄手機。“大老遠來了,不認真學提高效率,都對不起自己身處的樂園。”

網絡上還有人質疑大學生在游樂園自習是不是作秀,小繁和小偉表示:“是不是作秀隻有自己知道,我覺得提高學習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每次來環球影城都要拍照打卡,小繁說,她今年碩士畢業,准備回到內蒙古工作,這也意味著能在環球影城學習的機會不多了,所以她想為這段特別的學習經歷留下印跡。

分析

學習地點因人而異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主題樂園,KTV、酒店大堂、寫字樓一層也登上了“新款自習室”推薦榜。

有自習博主表示,KTV包廂的優勢是隔音好,適合小組討論或需要出聲背誦的學習內容,在學不進去時還可以“拿起話筒就是唱”。

北青報記者採訪發現,去“非主流地點”學習,更像是博主為了豐滿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人設,通過展示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利用反差感獲得點贊和關注。

此外,近年流行的付費自習室也成為不少考研考公大學生的選擇。打開本地生活軟件,周邊3公裡范圍內通常都有不止一家自習室。對付費自習室,網上的評價離不開“私密”“氛圍”“效率”幾個關鍵詞。

在工作日的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通州區的一家自習室,該自習室設有陽光區、鍵鼠區等不同區域,每個座位間有隔板分隔,來自習的人不少,但整體環境十分安靜,店內還有茶水飲料和小茶點自助。購買次卡套餐的話,每天的學習成本在十幾元。

在付費的環境之外,“怎麼免費學習”也是學生黨討論的熱點,其中討論度最高的是社區圖書閱覽室。這種閱覽室一般藏在小區深處,和物業活動中心等地點捆綁。在家裡學不進去的話,走兩步來到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混個臉熟,也許就能解鎖一個會議室改造而成的免費自習室。

為了滿足學生對於獨立自習環境的需求,一些高校安裝了學習“靜音艙”。“靜音艙”隔間面積不大,僅能容納一人,配有簡易書桌及吧台椅,內部燈光插座一應俱全,通常設置在圖書館、教學樓的走廊上。當學生需要進行線上會議、面試、答辯等可能影響到他人的事情時,就可以選擇在“靜音艙”進行。

對於“新款自習室”,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李鵬翔表示,學生能夠學習的地點很多,“自控能力強的人可以無視環境,等地鐵的間隙都能背幾十個單詞,在哪兒都能學得津津有味。但自控力差的人,還是建議回到圖書館等常規自習場所,接受自律氛圍的熏陶,讓同學之間的監督與陪伴化為被動學習的動力。自習場所怎麼選擇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版文/記者 李曉萌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