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鉛衣之下,大愛無疆

曹文齋醫生的“心”路歷程

人民網 王凡
2025年04月23日19: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有這樣一位醫生,他身披沉重的鉛衣,卻以輕盈的步伐穿梭在手術室與病房之間,用精湛的醫術和無私的愛心,為無數心臟病患者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他就是曹文齋,一位被患者親切稱為“護心人”的醫學博士,也是心血管內科的領航者。

初露鋒芒,技術領航

故事要從2006年說起,那一年,年輕的曹文齋懷揣著對醫學的熱愛與夢想,踏入了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大門。從一名普通的住院醫師做起,他勤奮好學,勇於探索,很快便在心血管內科領域嶄露頭角。面對復雜多變的心血管疾病,他從不退縮,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承擔風險最大的手術任務。

2018年,醫院迎來了一個重大挑戰——建立國家級房顫中心。作為科室的“火車頭”,曹文齋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他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結合臨床實踐,創新性地提出了多項治療方案。在他的努力下,醫院成功開展了川南地區首例房顫冷凍消融術和“冷凍球囊消融術+經皮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手術,為房顫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標志著自貢市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邁上了新台階,也讓曹文齋的名字在醫學界傳為佳話。

深夜守護,生命奇跡

在曹文齋的職業生涯中,有無數個這樣的夜晚:當城市陷入沉睡,醫院的手術室卻燈火通明。2018年6月的一個深夜,一位名叫月月的年輕女性患者因突發胸痛、心力衰竭被緊急送往醫院。面對如此危重的病情,手術風險極高,但曹文齋沒有絲毫猶豫。他迅速穿上鉛衣,走進手術室,開始了與死神的較量。

在X射線的照射下,曹文齋的手穩如磐石,導絲在他的指尖下靈活穿梭。經過數小時的緊張手術,月月的冠狀動脈閉塞被成功開通,血流恢復,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當得知女兒得救的消息時,月月的父母激動得熱淚盈眶。而曹文齋只是淡淡一笑,繼續投入到下一台手術中。

在曹文齋看來,醫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他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是一個家庭,每一次治療都關乎著生命的延續。因此,他對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親人一般,耐心細致地詢問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年,一位89歲高齡的老人在曹文齋的建議下,成功接受了房顫冷凍消融術和左心耳封堵術。術后恢復良好,老人和家人對曹文齋感激不已。患者女兒虞女士說:“曹醫生不僅技術高超,而且非常有責任心。我們本來打算去成都做手術,但聽說曹醫生能做,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醫院。現在看來,這個決定太正確了!”

鉛衣之下,溫暖人心

在曹文齋的手機裡,存有1000余名患者的姓名和病情簡介。這些患者來自各個地方,有的是他的老病號,有的是慕名而來的新患者。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接到患者的電話,曹文齋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回復和指導。他的手機成了知名的私人版“生命熱線”,為無數患者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支持。

有一次,一位患者在深夜突發胸痛,情急之下撥打了曹文齋的電話。曹文齋立刻從床上爬起來,通過電話指導患者進行初步處理,並迅速聯系醫院做好接診准備。由於救治及時,患者最終轉危為安。這件事讓患者和家屬對曹文齋感激不盡,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信念和追求。

在曹文齋的職業生涯中,他無數次身披沉重的鉛衣,在手術台上與死神較量。這些鉛衣雖然保護了他的身體免受輻射傷害,但也讓他承受了巨大的身體負擔。長期的站立和負重工作讓他的腰椎和膝蓋都留下了病痛,但他從未有過怨言。因為他知道,自己肩負的是無數患者的生命和希望。

如今,曹文齋依然堅守在臨床一線,用自己的醫術和愛心守護著每一位患者的心臟健康。他常說:“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句話不僅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更是他對每一位患者的承諾。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繼續以鉛衣為甲、以導絲為劍,在醫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為更多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和光明。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