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榮昌鹵鵝走紅網絡,瀘縣大鵝如何分一杯羹?

2025年04月20日08:11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榮昌鹵鵝走紅網絡,瀘縣大鵝如何分一杯羹?

  “再過兩天,就有1000多隻鵝要銷往重慶榮昌。”這幾天,四川瀘縣石橋鎮銀朝村五仙山養殖場的負責人徐輝才有點忙:不僅要准備大鵝出售,還要把才從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買回來的鵝苗放進育雛房,進行新一批鵝的養殖。

  最近,重慶榮昌鹵鵝走紅網絡,成為“爆款”美食。“現在榮昌鹵鵝賣得非常火爆,貨源跟不跟得上,這是我們當下最關心的。”日前,重慶市榮昌區鹵鵝協會會長鄒朝文說。

  根據史料記載,榮昌鹵鵝的歷史可追溯至 清朝康熙年間 ,距今已有360余年。由於瀘州瀘縣與重慶榮昌是近鄰,距離讓兩地在鵝產業協作和交流更便捷。

  作為鵝的收購商之一,重慶昂歌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每個月需從瀘縣購買大鵝近1萬隻。“從瀘縣到榮昌40分鐘左右,運輸距離短,降低了物流成本,還減少了鵝的運輸時間,確保鵝的新鮮度。”該公司負責人郭紹軍說。

  “一直以來,瀘縣都是榮昌鹵鵝的原料供應基地之一。”瀘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與飼料獸藥股股長羅銀介紹,以前瀘縣鵝養殖以散戶為主,並未形成規模化主導產業。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川渝兩地合作密切,群眾看到了產業發展前景,現在,全縣20個鎮(街道)均有農戶飼養鵝。

  以去年數據為例,瀘縣鵝出欄量近150萬隻,其中超一半以上是銷往重慶。

  為深入做好鵝文章,去年4月,兩地在一次“龍門陣”活動中,達成了共建鵝產業基地的想法,同年8月四川滬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瀘榮鵝產業基地)在瀘縣落地。

  瀘縣養殖的鵝主要以喂黑麥草、菊苣草等為主,部分精飼料為輔。

  “不僅是為榮昌鹵鵝提供貨源,雙方還將達成鵝的選蛋、孵化、育苗、養殖、屠宰,再到二次加工等全產業鏈過程開展合作。”瀘縣龍城商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鄧忠良說,他也是瀘榮鵝產業基地的主要負責人。

  當前,榮昌鹵鵝在網絡和市場中走俏,除了帶給養殖戶“不愁銷路”的紅利,也為瀘縣在鵝產業發展上提供了思路。

  瀘縣養鵝戶徐輝才正在脫溫棚喂養小鵝。

  “作為榮昌鹵鵝原料供應基地,這次榮昌鹵鵝火出圈后,供求關系出現轉變,業主養殖積極性大幅提升。”羅銀介紹,以此為契機,當地計劃積極向上爭取中省項目資金,對養殖大戶進行擴建扶持,同時計劃統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推動村集體經濟公司投建一批中小規模的家禽養殖場,與龍頭公司開展寄養,逐步發展壯大規模化養殖,並依托現有小家禽屠宰場,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瀘縣的肉鵝產品名優品牌。

  在產業發展新思路下,下周,兩地將以鵝產業鏈合作為切入點,共同探討如何延伸鵝產業鏈條,實現從“一隻鵝”到“一張皮、一份肉、一筐蛋、一滴油”的全價值開發。

  “我們計劃和瀘縣的鵝養殖大戶一同參加。”瀘縣龍城商會會長亢志還建議,整合兩地品牌資源,聯合打造“成渝生態鵝”區域公用品牌,通過統一標准、統一標識、統一營銷,借助電商平台、展銷會、網紅直播等渠道,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依托瀘縣“川南物流樞紐”區位優勢,完善冷鏈物流網絡,實現產品快速通達全國。(李杰 瀘州觀察 周夢穎 文/圖)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