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政策升級、金融業務辦理時間縮短——

跨境投融資,便利舉措多

本報記者 邱海峰
2025年04月15日09: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跨境投融資迎來新變化:高版本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政策擬推廣至全國,明確120天內就金融機構開展相關服務的申請作出決定,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今年以來,多部門接連出台政策舉措,對跨國公司企業跨境資金統籌使用、外國投資者投資相關的轉移匯入匯出、外資並購等方面作出新部署,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擴圍

  入池境內成員企業4家、境外成員企業3家——3月17日,位於江蘇省的一家韓資企業成功完成新增資金池設立流程,將開展外債額度集中、境外放款額度集中等業務。這是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政策優化后,江蘇落地的首批高版本資金池業務。

  什麼是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這項政策對跨國公司投融資有何影響?

  資金池,即現金總庫,是跨國公司集中運營和管理資金的重要工具。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便利跨國公司集團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前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分別出台人民幣、外匯跨境資金池業務相關政策。2021年以來,為更好支持企業用好資金池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積極探索資金池政策合並方案,推動高、低兩個版本的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

  據介紹,高版本資金池主要服務於大型跨國公司,特點是門檻較高、資金劃轉額度高、便利度高。2021年3月,有關方面在北京、深圳兩地各選擇5家信用等級較高的大型跨國公司進行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並於2022年將試點擴圍至北京、深圳、江蘇等10個地區。

  2023年,低版本資金池推出,入池門檻大幅降低,僅為高版本資金池的十分之一。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打破了本幣、外幣賬戶分別管理的傳統格局。”中國工商銀行結算與現金管理部課題組成員郭琳認為,國內資金主賬戶升級為本外幣一體化多幣種賬戶,支持多幣種的資金歸集和余缺調劑、經常項目資金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等業務,真正實現了兩池合一,達到了精簡賬戶體系、節省管理成本的政策效果。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截至2024年11月末,共有54家跨國公司完成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業務備案,惠及境內外成員企業3188家,辦理資金池項下跨境收支4669.41億美元。

  2024年12月,試點政策在上述10個地區全轄進一步升級。例如,允許跨國公司境內成員企業間錯幣種借貸用於經常項目跨境支付業務。經測算,若某跨國公司每年錯幣種余缺調劑規模1億美元,以企業貸款利率3%計算,每年可為跨國公司節省300萬美元的財務成本。簡化備案流程及涉外收付款相關材料審核。政策優化后,相關外匯業務辦理時間預計平均壓縮50%至75%。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肖勝表示,整體來看,此次優化試點政策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特大型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運用效率,更好發揮跨境資金池余缺調劑功能,降低企業匯兌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強市場獲得感。

  如何更充分釋放資金池政策紅利?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相繼公布兩項新舉措:3月13日,兩部門發文,決定在16個省市進一步擴大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4月1日,兩部門公開征求意見,擬將前期試點較為成熟的高版本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政策推廣至全國。

  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尹楨認為,近年來,跨國公司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需要高效的跨境資金管理方式。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的推出,進一步便利優質跨國公司提升跨境資金運營管理效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持續增強跨國公司對高水平開放政策便利的“獲得感”,幫助企業更好應對跨境資金管理的挑戰。

  支持外商投資性公司融資需求

  便利外資投融資,更多舉措加快出台落地。

  在江蘇太倉,博納環境設備(太倉)有限公司二期廠房主體建筑日前正式封頂,這是該企業8年來的第三次增資擴產。“二期投產后,我們太倉公司的產能可以再擴大一倍。集團董事會決定,每年將中國市場的30%利潤用於再投資,來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該公司商務拓展經理高飛說。

  根據太倉市有關部門發布的數據,2024年,太倉市實際使用外資4.74億美元,其中超過40%來自外企利潤再投資,同比增長112.8%。

  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熱情高,對相關資金需求也在增加。今年2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明確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允許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

  “近年來,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規模持續增長,部分外資企業在商務部舉辦的外資圓桌會議上提出,希望取消通過境內貸款解決再投資部分資金需求的相關限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說,外商投資性公司如有融資需求,可根據《商業銀行並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等規定申請辦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表示,正研究出台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的政策,在提升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便利度方面,擬從簡化相關事項辦理程序、完善金融服務、優化項目備案管理等環節,進一步暢通企業再投資渠道。

  不僅僅方便再投資,一系列舉措接連出台,為企業提供多方面便利化服務——

  便利並購投資。在外商投資法框架下,修訂《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優化外資並購規則和並購交易程序,完善並購管理范圍,降低跨境換股門檻等。此外,優化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相關規定,在外匯管理、人員出入境、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為跨國公司投資設立投資性公司提供便利。

  縮短審批時限。中國人民銀行等5部門不久前發文,明確金融領域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准推進制度型開放,修訂相關審批制度和行政許可服務指南等文件,對擬在試點地區設立的內外資証券公司(含証券公司專業子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的審批時限由180天縮短至120天。

  開展新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提出,在上述試點地區,允許外資金融機構開展與中資金融機構同類新金融服務,如以試點形式開展某項新金融服務,應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加,不得將外資金融機構排除在試點范圍之外。

  “下一階段,將進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資的便利性。”中國証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進一步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完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豐富跨境投資和風險管理產品供給﹔持續強化與國際投資者的溝通聯系,推動解決外資機構的關切、合理訴求等,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加強資本市場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建設,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在華布局

  跨境投融資更便利,外資給出積極回應。

  3月19日,法巴証券(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開業儀式。資料顯示,法巴証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1億元,業務范圍為証券經紀、証券自營、証券投資咨詢、証券資產管理。這是繼摩根大通証券、高盛(中國)証券、渣打証券之后,第4家在中國正式展業的外商獨資証券公司。

  “我們在中國金融市場開展証券業服務是一個長期的打算。”法巴証券董事長郭志毅說,今年是法巴証券展業的第一年,公司將結合集團在國際市場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資源,推動跨境証券業務,為本地和離岸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包括法巴証券在內,越來越多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在華布局。根據中國証監會今年1月23日發布的數據,已經有26家外資控股或者是外商獨資的証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相繼獲批成立。

  3月28日,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宣布,中國証監會已對瑞銀成為瑞銀証券有限責任公司唯一股東的事項准予備案,瑞銀將收購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瑞銀証券的33%股權,將其在瑞銀証券的股權比例由67%增持至100%。

  瑞銀亞太區總裁及財富管理全球聯席總裁康瑞博表示:“全資控股瑞銀証券標志著我們在亞太區開展一體化戰略取得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讓我們能夠進一步擴大在華的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這不僅讓我們抓住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帶來的巨大機遇,而且還可進一步參與中國的財富創造,為客戶提供一流的產品、服務和專業咨詢。”

  近年來,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華業務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獲批“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商資格,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范圍,成為人民幣與印尼盧比的特許交叉貨幣做市商。

  “這些牌照增強了我們的跨境金融服務能力、豐富了跨境人民幣解決方案。”星展中國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部負責人鄭秀鳳表示,星展積極在華展業,正是看中了中國綠色產業蓬勃發展、中國企業出海、人民幣國際化等帶來的廣闊前景。

  渣打銀行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目前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涉及中國內地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渣打中國行長魯靜說,渣打集團近年持續投入資金到中國相關業務,用於數字化轉型、網點建設等。

  “中國正在不斷加快金融領域開放步伐,為集團中國業務帶來新機遇。”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說。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