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裡的“致富經”︱小蛋殼上有大乾坤

憑借細膩的工藝與深厚的文化內涵,四川內江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雷氏蛋殼畫”廣受歡迎。這門指尖上的藝術,如何從傳統走向市場,成為內江的一張文化名片?
59歲的雷文彬是“雷氏蛋殼畫”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在他家的畫桌上,擺滿了形形色色的蛋殼畫,不僅有生肖、花鳥,還有表現國畫意境的風景畫。
部分蛋殼畫作品。何佳倩攝
其中,一幅龍紋青花瓷圖案的蛋殼畫尤其引人注目。細膩的線條勾勒出龍的威嚴,青花瓷的色調搭配讓畫面更顯古朴典雅。“這幅畫有人出高價拍賣,但我實在太喜歡,舍不得賣。”拿起該作品,雷文彬反復摩挲,愛不釋手。
其實,在蛋殼上畫畫,最關鍵的還不是畫畫功底,而是如何清洗、打理干淨蛋殼。雷文彬介紹,首先在蛋的底部用工具挖出一個小孔,倒出蛋液。接著,用細針把蛋殼裡的那層膜輕輕鉤出來,然后用清水反復清洗。“一定要清洗干淨,不然時間一長會發臭,再好的畫畫上去,也沒法長時間保存。”雷文彬強調,清洗干淨蛋殼,要用祖傳藥水浸泡2至3天,再自然恆溫陰干,就可以在上面畫畫了。
經過多年的練習,雷文彬的蛋殼畫技術成熟,風格獨特。他說,蛋殼畫可以做出各種形式的禮品畫,目前,他開創出了以張大千事跡為代表的大千系列、鐘鼓樓等內江地標建筑的甜城系列、哪吒為代表的文創系列以及各類山水、花鳥系列產品。
為提升蛋殼畫在市場上的吸引力,雷文彬始終保持對時事熱點的捕捉。“八一”建軍節時,他以紅軍人物為主題,繪制出一幅幅展現革命精神的蛋殼畫,致敬熱血歲月﹔今年春節,當哪吒形象在各類文化作品中熱度飆升時,他又巧妙構思,將哪吒的靈動與神氣呈現在蛋殼之上。
不僅如此,雷文彬還緊扣時代脈搏,圍繞“鄉村振興”等關鍵詞,創作了以內江鄉村新貌為主題的蛋殼畫,畫中展現了整齊的新農村房屋、現代化的農業設施以及村民們幸福勞作的場景,生動詮釋了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不僅創作內容要緊跟時代,周邊設計也不容忽視。”雷文彬專為產品定制了底座、包裝盒。底座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蛋殼畫的穩定性與展示效果,包裝盒則融入了獨特的文化元素,與蛋殼畫的主題相得益彰,既起到了保護作用,又提升了產品的整體質感。
通過緊跟時代主題的創作以及精心設計的周邊,雷文彬讓蛋殼畫更具時代內涵與藝術價值,進一步提升了市場接受度,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吸引力有了,如何“變現”呢?
雷文彬說,首先是參展銷售。近年來,他的作品頻繁亮相於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四川美術館、張大千美術館等省、市展館。在展館,來往的觀眾不乏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隻要有人對蛋殼畫感興趣,雷文彬便會耐心介紹,若雙方達成一致,便能在現場直接完成交易,讓作品找到新的歸宿。
參加本地活動也是重要的“變現”方式。像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各種消費節等,這類聚焦本土文化與消費市場的活動,雷文彬都會帶著自己的蛋殼畫在現場進行展示與售賣,不僅能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蛋殼畫的魅力,還能直接獲得銷售收入。“這類活動往往能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更能激發人們對蛋殼畫這類非遺手工藝品的購買欲望。”雷文彬說。
短視頻平台是雷文彬拓展銷售渠道的新陣地。他會精心拍攝蛋殼畫的制作過程,從挑選蛋殼、清洗處理,到一筆一畫地繪畫創作,再到最后的成品展示,完整地記錄下來並發布到短視頻平台上。這些充滿藝術感與生活氣息的視頻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有些人會通過私信等方式向他定制作品。根據網友提出的主題、尺寸等不同要求,雷文彬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蛋殼畫,價格也因繪畫難度、原材料不同而定,從最便宜的30元左右,到最貴的800元不等。
雷文彬在挑選蛋殼。黃俊欽攝
此外,雷文彬還常常受邀進社區、進校園開展蛋殼畫培訓。在社區裡,他向居民們傳授蛋殼畫的技藝,豐富大家的業余文化生活﹔在校園中,他激發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作為代表性傳承人,我將蛋殼畫推向市場,並不主要是為了賺錢,而是致力於讓‘雷氏蛋殼畫’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讓這門傳統技藝綻放更耀眼的光彩。”雷文彬坦言。(彭茜、黃俊欽、何佳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