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四川)>>宋豪新

連續65個日夜救治 820克超低體重早產兒救回來了

2025年04月11日10:4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4月11日電 (記者宋豪新)近日,記者了解到,經過65個日夜的救治,出生時體重僅820克的“掌心寶寶”,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挺過了器官發育不成熟、呼吸暫停、感染極重、喂養困難等多重“生死關”后,體重達到2210克並順利出院。

今年春節前夕,一名體重僅82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因胎兒宮內窘迫通過緊急剖宮產來到這個世界,出生后就立即轉入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救治。

“這樣的超低體重早產兒救治,如同走鋼絲,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據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區副主任杜麗君回憶,當時,這個早產兒手臂比成人手指還細,皮膚薄如蟬翼,呼吸微弱如絲,各器官發育極不成熟,面臨著呼吸窘迫綜合征、顱內出血、感染、喂養不耐受等十余項高危風險。

成都市五醫院啟動危重新生兒救治綠色通道,早產兒在第一時間轉入了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並被安置在模擬母體環境的恆溫恆濕暖箱中,通過呼吸機輔助通氣、臍靜脈置管建立生命通道。

同時,醫院集結了新生兒科、產科、麻醉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團隊,在接下來持續65天的生命保衛戰中,採用“一人一策”個性化方案,幫助早產兒連闖三大生死關卡:

“呼吸關”。早產兒出生后呼吸困難明顯,床旁胸片提示肺透明膜病。醫療團隊立即予氣管內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呼吸機支持,病程中不斷出現呼吸暫停。醫護人員24小時密切監護床旁,早產兒經35天脫離無創呼吸機,並於第40天完全脫離氧氣自主呼吸。

“感染關”。早產兒出生后感染極重,在強力抗感染、丙種球蛋白支持治療下指標仍不見好轉。新生兒科聯合藥劑科多次調整用藥后,早產兒一般情況逐漸好轉,並在第3周時順利停用抗生素。

“營養關”。一般來說,新生兒初次喂養奶量約為5-15毫升,但極早產兒腸道發育極不成熟,中途不斷出現吐奶、腹脹、血便等各種消化道症狀。於是,醫療團隊採取極其精細的喂養策略——從每次0.5毫升(不足綠豆大小)的微量母乳開始,逐步建立腸道營養﹔在第29天終於攻克喂養關,過渡到全腸內喂養。最終,早產兒拔除了胃管,實現全經口喂養。

隨著早產兒情況的改善,醫療團隊為他量身定制了“袋鼠式護理”——早產兒的母(父)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自己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

此外,成都市五醫院還為該早產兒填寫了寶寶日記,包括身高、體重等身體指標的變化和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以及家長的感受等,以記錄早產兒的成長。“每個早產兒都是折翼的天使,我們要做他們的臨時父母。”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病區徐小蓉護士長說,治療期間,護理團隊使用“鳥巢式”體位支持、音樂療法等促進早產兒發育。

經過精心救治,該早產兒出院時體重已達2210克,頭顱MRI顯示腦發育良好。其父母在寶寶出院時感激地說:“看著孩子從那麼輕的體重到順利出院,真的太感激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