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觀賞 又能品嘗 還能“去班味”
“辦公室園丁”熱衷種水果

今年,辦公室裡突然流行起種藍莓,這也成了上班族“去班味”的方式之一。在淘寶平台搜索“盆栽藍莓”,銷量靠前的三個鏈接均顯示“已售10萬+”。與綠蘿、吊蘭等辦公室常見綠植不同,盆栽藍莓既能觀賞,又能結出果實,因而得到不少人的青睞。近年來,水培香蕉、水培花生、矮生番茄等能結果的特殊綠植,備受“辦公室園丁”的喜愛。究其原因,除了彰顯個性、排解壓力,新奇的植物還能推動職場社交。
盆栽藍莓種進辦公室
3月底,王女士在單位舉辦的農產品展銷活動上購買了一盆藍莓苗,開始在辦公室養起了藍莓。“起初是工作人員為布置展銷區,擺放了一盆藍莓苗。后來不斷有同事問老板這盆藍莓苗賣不賣,老板干脆進了一批藍莓苗來單位售賣,每一盆藍莓苗上都挂著果實,很受大家歡迎。”王女士說,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養能結果的植物了,之前她嘗試過養番茄和辣椒﹔盆栽藍莓流行起來后,她早就動心了,這次終於實現了願望。
此前,王女士的工位上隻有單位統一放置的綠蘿。她認為跟綠蘿相比,養藍莓更令人期待。“辦公室常見的綠植大部分以觀賞為主,養藍莓不僅具有觀賞性,還有實用性,買回來后的每一天,我都在期待能早日品嘗到自己的勞動果實。”為此,王女士從一開始就精心挑選了一棵長勢最好的藍莓苗,又在工位附近找了塊靠近窗口的“風水寶地”——既能讓藍莓苗得到充足的光照,又能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方便照料。除此之外,她還專門在網上學習了養護藍莓苗的知識,邊學邊實踐。
記者搜索電商平台發現,近期盆栽藍莓的銷量十分可觀,一些地處南方的店鋪月銷量更是能超過10萬單。記者隨后打電話咨詢了位於房山的一家藍莓種植基地,工作人員表示,今年2月起,基地開始對外出售帶盆的藍莓苗,銷量相當不錯。藍莓苗分為幼苗和成苗兩種,成苗價格貴些。現場購買后,基地會贈送藍莓苗的養護手冊,上面記載了詳細的種植方法。
除了盆栽藍莓,水培花生、水培桂圓等也是別具一格的辦公室綠植。許女士把用過的透明咖啡杯改造成了小花盆,在工位的電腦旁養了兩盆水培花生苗,翠綠的花生苗讓辦公桌綠意盎然。談起“入坑”的原因,許女士說:“我覺得養一些特別的植物會很有成就感,過程也很有意義,所以就借助手頭的材料開始嘗試種植了。在公司養這些綠植,可以在休息的時候觀察植物變化,調節心情。”雖然在工位養的花生至今還沒有結出果實,但許女士認為,享受過程和享受果實一樣重要,水培花生的成長過程為她帶來的好心情是無可替代的。
“水培花生沒有技術含量,很適合新手入門,多放點兒水,泡著根系就可以。不需要施肥,我也沒有經常換水,遇到節假日提前加好水就行。”由於簡單易上手、成本低,許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水培花生和水培桂圓的種植經驗很受歡迎。在評論區,20多位網友在她的帶動下,紛紛晒圖分享自己成功種出的花生苗,有的已經開花了。看到很多人的工位因此增添了綠色,許女士感到更有成就感了。
綠植化身職場解壓器
一家商超的負責人表示:“藍莓本身就是暢銷水果,簡單易種又能提供情緒價值,還有一定的社交屬性,更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和喜好,走紅在意料之中。”在社交平台上,“盆栽藍莓”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種植者不僅會分享自己的攻略、經驗,還會實時更新藍莓的生長狀態。網友們更是熱情高漲,在評論區隔屏蹲守、定時催更。
實際上,在辦公室種水果並不是從盆栽藍莓開始的,這種既能觀賞又能吃果實的玩法,還包括去年在辦公室流行起來的水培香蕉。賣家宣稱,水培香蕉擁有特別的寓意——綠色的香蕉代表“蕉綠”,與“焦慮”同音,而香蕉變黃的過程代表“禁止蕉綠(焦慮)”。
張先生說,單位裡有同事養了一盆綠香蕉,上面還挂著“禁止蕉綠”的卡片,特別有趣好玩。“上面的香蕉果實飽滿,個個圓鼓鼓的,看著就喜人。辦公室裡的人每天都要去這位同事的工位上轉一圈,看看香蕉有沒有成熟,大家在上班的日子裡好像多了一種期待。”
同樣,王女士種植的藍莓也引來了不少同事。雖然剛養了不到一個月,但盆栽藍莓給王女士帶來了不少收獲:不僅能化解疲勞,同事間還多了不少圍繞盆栽藍莓的話題,她甚至與熱愛種植的同事交流起了種植經驗。自從有了盆栽藍莓,不少同事都來找王女士“預約”,都想第一個嘗嘗藍莓的味道。王女士笑著說,自己已經口頭許諾了五六位同事,等藍莓成熟了她就准備和大家一起分享果實。還有的同事在她的帶動下也購買了藍莓苗嘗試種植,大家一起交流藍莓的長勢,總是越聊越開心。
在辦公室養的這些新奇植物,遇到節假日該怎麼辦?在王女士的單位,喜愛種植的同事把一處光照適宜的窗台發展成了“植物托育園”,趕上放假、出差時,可以把自己工位上的植物搬過去,由值班的同事輪流幫忙照顧。“在‘植物托育園’裡,經驗豐富的同事會主動幫忙修枝剪葉、上水施肥。一位熱愛植物的同事告訴我,哪怕這次藍莓養失敗了也沒關系,隻要放到‘托育園’裡,就會有人幫忙救活,讓我感覺特別神奇。”王女士說,過段時間休假時,她也准備把自己的盆栽藍莓放到“植物托育園”寄養。通過在工位養盆栽藍莓,王女士找到了同好群體,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在單位也更有歸屬感了。
新奇植物展現獨特品位
不過,也有網友給零基礎的“小白”潑了冷水,直言“藍莓自由”靠花盆可能很難實現。在淘寶平台上,一個售出超10萬盆藍莓的商品鏈接下,有人詢問其他購買者藍莓苗長得怎麼樣了。在15條回復中,有9條表示沒能長出果實,甚至有人已經把藍莓養死了。對這一波熱潮,種植達人李女士始終保持著冷靜,她說自己也在網上看到過在工位種植藍莓、菠蘿這類植物的帖子,但卻沒有輕易嘗試。“在我的印象裡,藍莓並不好種,需要專門學習一些種植技巧,在不同地區的養護方法可能也不完全一樣。尤其想要結出果實,可能沒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簡單,我擔心這只是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
但這些“忠告”並沒有影響“辦公室園丁”種植藍莓的熱情,有種植者表示:“我們買的不是水果,是生活儀式感!”王女士也說:“種藍莓能去班味。在單位工作時間長了,難免會覺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但養了植物后,植物每天都在成長變化。這次在工位上養藍莓,某種意義上表達了我想跳出一成不變的工作環境的想法。每天看到它的變化,會讓我覺得很有新鮮感,工作也更起勁兒了。”
心理咨詢師尹建民認為,從心理學角度看,養盆栽藍莓的舉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心理狀態:雖然在工作方式上偏向無社交或僅限於工作交流,但他們內心有更多的訴求,希望通過某種方式被同事看到。種植這些新奇植物對年輕人來說,不僅是簡單的愛好,更是他們展示自我、表達心理訴求和社交需求的重要途徑。
尹建民分析,除了能緩解焦慮和工作壓力之外,這種行為背后蘊含著多重意義。首先,它滿足了年輕人對個性化的追求,他們希望通過種植與眾不同的植物來彰顯自己的獨特品位和個性。其次,這些新奇植物是有可能結出果實的。“期待果實的出現,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讓人感受到努力是有結果的。植物的自由生長特性,讓年輕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變化,從而有助於改善心態、排解壓力。”此外,這些新奇植物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社交媒介,在辦公室這類工作環境下,通過分享種植經驗、交流植物成長情況,甚至共同種植和照顧植物,可以拉近同事間的距離。這種基於共同興趣和行為的互動,有助於形成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圍,形成更好的團隊凝聚力。(實習記者 侯國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