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啥子是四川?》熱播引關注!干海子特大橋展現“基建狂魔”硬核實力

2025年04月11日16:08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與星球研究所聯合制作的紀錄片《啥子是四川?》一經播出便迅速走紅,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片中,干海子特大橋如“鋼鐵巨龍”橫跨拖烏山險峰的震撼畫面,成為熱議焦點,其背后中鐵二十三局在雅西高速建設中的卓越成就也隨之走進大眾視野。

中鐵二十三局供圖

技術革新:開創山區橋梁建設新紀元

干海子特大橋位於四川雅西高速拖烏山段,全長1811米,其核心創新在於採用全鋼管混凝土桁架連續梁結構,相較傳統橋梁減重55%,相當於省去2.5艘遼寧號航母的重量。這一輕量化設計不僅減少近半樁基數量,更讓橋梁在8度高烈地震帶上實現“穩如磐石”,破解了山區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建設難題。其12根超百米橋墩最高達107米(約38層樓高),施工團隊自主研發“高位拖拉技術”,在7級陣風中完成毫米級精度的高空鋼構件安裝,堪稱“雲端繡花”。

材料與工藝:多項“全球首次”鑄就鋼鐵筋骨

大橋建設中全球首次全面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橋面每平米植入1.2公裡鋼纖維,鋼管內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形成抗裂性較傳統材料強3倍的“金屬神經網絡”,顯著提升橋梁耐久性。針對V形峽谷小半徑彎橋受力難題,建設團隊開發“曲線拖拉+動態糾偏”系統,讓萬噸鋼梁沿半徑618米的弧線精准就位,單聯1044.7米的連續梁結構創下同類橋梁極限跨度紀錄。

基建集群:重塑“蜀道”交通新圖景

不僅如此,中鐵二十三局在雅西高速建設中還攻克了諸多“地獄副本”,干海子小半徑螺旋隧道在4公裡內螺旋爬升450米,被司機戲稱“秋名山車神也需導航”﹔栗子坪四號大橋實現30米T梁毫米級精准落位,鍋底凼大橋在百米高空懸崖邊現澆混凝土,展現“基建狂魔”的極致操作。

精神傳承:鐵道兵精神續寫基建傳奇

面對-20℃嚴寒、海拔3000米缺氧等極端條件,中鐵二十三局建設者傳承“鐵道兵精神”,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自主創新30余項專利技術。正如紀錄片所言,四川的基建奇跡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奮斗精神寫照。

隨著《啥子是四川?》的熱播,干海子特大橋等超級工程讓世界看到,四川不僅有熊貓、火鍋,更有以科技創新為翼、以實干為基的“基建浪漫”。5年的艱苦建設,讓“蜀道難”變為“雲端飆車指南”,昔日茶馬古道成為聯通東南亞的經濟超車道,拖烏山的險峰化作鄉村振興的“望富台”。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 王明峰 朱春悅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