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宮、商、角、徵、羽 “電子中藥”你喝過沒?

五音療法火了,醫生提醒:只是輔助治療

2025年04月10日10:15 | 來源:成都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宮、商、角、徵、羽 “電子中藥”你喝過沒?

  宮音穩脾、商音潤肺、角音疏肝、徵音養心、羽音補腎……當年輕人開始給“心肝脾肺”聽音樂,“五音療法”這種看似“玄學”的養生方式已悄然佔據社交平台推薦榜單。

  從《黃帝內經》的千年古方,到抖音熱搜的流量密碼,這門用音符治病的生意以“對症下樂”的方式,正在成為現代都市人緩解焦慮、調理身心的新選擇。

  療愈師

  五音對應五臟

  千年音律可調節內在平衡

  走進位於成都市武侯區的一家五音療愈館,“宮、商、角、徵、羽”五幅懸於白牆的書法作品映入眼帘。五音療愈師楊師傅手持音療儀,正在為體驗者魏女士調試肝膽專屬的“角調”音樂。

  楊師傅告訴記者,平時接待的消費者以都市白領為主,其中多數是在社交媒體上被短視頻“種草”慕名而來。

  魏女士平臥在理療床上,楊師傅手持播放著“角調”音樂的音療儀,先在她頭頂一尺處盤旋三圈,讓清越的角音穿透顱頂。當音箱移至魏女士右肋下方的肝區時,音響的聲音突然轉為低沉的顫音。“這是模仿肝經氣血流動的節奏。”楊師傅說。

  魏女士閉眼感受著,呼吸也從短促的“嘶嘶”聲變成深長的腹式韻律。

  楊師傅向記者介紹:“‘五音療法’是中醫陰陽五行理論和五音相對應的傳統中醫療法。”

  他擱下音療儀后說,“這門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療法,簡單來講,就是用宮、商、角、徵、羽這5種不同音調的音樂,來調節人體的內在平衡,輔助治療疾病。”

  楊師傅指著牆上的書法作品說:“《黃帝內經》早有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脾音為宮,肺為商,肝為角,心為徵,腎為羽。”他進一步解釋稱,“運用五行原理,五音有相生相克的關系,比如脾虛的人多用宮音生商音,腎虛的就靠羽音生角音。通過五音搭配組合,可以影響失調的人體,調和身體。”

  體驗者

  它的溫和與直接

  特別適合對心理咨詢有顧慮的人

  療愈結束,魏女士起身活動了一下肩膀,臉上露出輕鬆的表情。

  作為一名已經退休的心理咨詢師,魏女士對療愈過程有自己的理解——心理咨詢需要時間來與溝通者建立信任關系,通過交流來減輕對方的精神壓力。然而,“五音療法”的體驗讓她印象深刻,尤其是它的非侵入性。

  “心理咨詢需要來訪者敞開心扉,出於隱私方面的考慮,可能讓一些人抗拒,療愈的效果也需要長期的投入。而‘五音療法’則通過聲音直接作用於身體和情緒,精神上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放鬆。”魏女士說。

  對比兩者的差異,魏女士表示:“‘五音療法’溫和與直接的療愈方式特別適合那些對心理咨詢存有顧慮的人,它不需要深入探討隱私,而是通過聲音營造安全感,幫助人們緩解精神上的壓力。”

  在過往的理療案例中,楊師傅對一對夫婦印象深刻。“當時這對夫婦一起來到療愈館,好像正為一些瑣事爭得面紅耳赤,情緒十分激動。”楊師傅及時遞上兩杯菊花茶,隨后開啟音響設備,播放起了“角調”音樂。“角音以其靈動的特質,對應肝臟,有助於疏解郁結之氣。”音樂響起后,夫婦倆逐漸平靜下來,緊繃的面部表情慢慢放鬆,隨著音樂的深入,兩人的情緒逐漸被觸動。

  “角音能夠激發肝氣的生發之性,沖破郁結,讓情緒得以釋放、舒展。”楊師傅解釋道。據楊師傅介紹,一位班主任老師在體驗了“五音療法”后,還提出想要將其引入校園。

  記者了解到,2023年9月28日,國家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疾控中心聯合印發了《全國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2023版)》,將中醫五音治療、中醫心理治療等納入該規范性文件,且將其適用范圍擴展至部分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這標志著中醫五音治療等正式成為規范的診療項目,也催生出五音療愈師這一全新的職業。

  醫生提醒

  “五音療法”是一種輔助療法

  不能替代正規醫療

  “五音療法”在現代醫學體系中該如何闡釋?記者近日專訪了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王雨欣醫師。

  王雨欣醫師表示,現代醫學對“五音對應五臟”的理念持開放態度。“五音的振動頻率可能與人體器官的自然振動頻率相匹配,從而產生共振效應。”王醫師進一步解釋道,“例如,肝臟組織的共振頻率約為147赫茲,與角調音樂的基頻完美匹配,這種共振可能有助於舒緩與肝臟相關的不適症狀。此外,音樂可通過聽覺系統影響大腦,進而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

  在康復醫學領域,“五音療法”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王醫師指出:“音樂療法可以幫助緩解焦慮,改善睡眠,減輕慢性疼痛。它通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降低心率和壓力激素水平,轉移注意力,從而打破‘心理-生理’的惡性循環。”對於失眠患者,音樂能夠調節腦電波活動,促進褪黑素的分泌,幫助患者更快入睡。而在慢性疼痛管理中,音樂通過激活身體的自然鎮痛機制,可以減少炎症,輔助降低疼痛感。

  關於“五音療法”的效果是否源於心理暗示或通用聲學原理,王醫師認為兩者都有可能。

  “音樂的節奏、旋律等特性確實能夠引發普遍的放鬆效果,而心理暗示也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王醫師強調,“‘五音療法’的獨特性在於其與傳統中醫理論的結合,可能涉及更復雜的生理和心理交互。”

  王雨欣提醒,“五音療法”是一種輔助療法,不能替代正規醫療手段。“它適用於舒緩情緒、放鬆身心,但不應被視為‘萬能療法’。”

  王醫師特別指出:“對於嚴重精神疾病、急性生理疾病或認知障礙患者,‘五音療法’可能並不適用,甚至可能延誤正規治療。”(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