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幫扶再升級 鄉村振興譜新篇
——成都市金牛區對口幫扶石渠縣2025年開篇布局

春季,川西高原寒意漸消,石渠縣廣袤的草原上涌動著鄉村振興的熱潮。作為對口幫扶單位,成都市金牛區緊扣中央和四川省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要求,錨定《金牛區對口幫扶甘孜州石渠縣規劃(2021—2025 年)》目標,出台2025年度專項實施方案,以“五大工程”為抓手,統籌4000余萬元財政幫扶資金與社會資源,全面開啟2025年幫扶新征程,助力石渠縣在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基層治理等領域實現新突破。
黨建引領強基固本,筑牢基層治理“橋頭堡”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金牛區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為核心,聚焦“組織共建、治理共促”,將實施兩大基層治理項目:投資500萬元推進洛須鎮龍溪卡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通過完善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5000平米文化廣場等舉措,打造“黨建+文旅融合”的幸福美麗新村樣板﹔投入140萬元建設縣域黨建引領基層發展治理中心,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工作格局,為石渠基層治理注入“紅色動能”。兩地組織部門協同聯動,將同步推進基層干部提升工程,計劃開展2期專題培訓,著力培育一支“帶不走”的基層工作隊伍,讓黨旗在鄉村振興一線高高飄揚。
民生為本增進福祉,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金牛區始終將民生服務放在首位,將投資900萬元建設石渠縣第二中學教工宿舍項目,新建6603.12平方米宿舍,切實改善師生住宿條件﹔將實施“品學兼優學生就讀及遠程教育高質量發展計劃”,全年預計接收25名石渠籍家庭困難優秀學生到金牛區優質學校就讀,同時深化“1+1”“1+N”遠程教育幫扶模式,推動6個教育集團與石渠縣21所中小學、幼兒園結對,讓高原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此外,就業培訓項目同步發力,通過送崗位、送政策下鄉和技能培訓,幫助待業青年與農牧民提升就業能力,激活內生發展動力。
產業賦能激活引擎,打造特色發展“新引擎”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強則鄉村強。金牛區立足石渠縣生態資源與特色產業優勢,將以2457萬元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六大產業項目:在生態保護領域,實施宜牛鄉本日村生態修復治理,通過覆土植被、生態護坡等工程改善草原生態﹔在現代農牧業領域,建設長沙干瑪智慧牧場服務平台,推動傳統畜牧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文旅融合領域,升級巴格嘛呢石刻藝術文化產業體驗中心,保護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開發文旅體驗項目﹔在特色農業領域,推進2000畝芫根種植加工基地與“數字助農”電商中心建設,依托“832平台”“石惠金選” 等渠道拓寬農產品銷售路徑。此外,聯合成都市農林科學院開展高原特色農業科研,聚焦貝母仿野生栽培、石渠白菌馴化等技術攻關,為產業提質增效提供科技支撐。
多元協同凝聚合力,構建全域幫扶 “共同體”
眾人拾柴火焰高,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金牛區創新“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幫扶模式,在全域結對工作中建立社會組織、政協委員、公民個人等多元主體結對共建機制,計劃全年募集社會幫扶資源價值50萬元以上,開展捐資助學、支醫支教等公益活動。同時,嚴格落實 “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工作機制,兩地黨政“一把手”定期互訪,建立項目推進工作組,明確14個重點項目的責任單位、進度安排與完成時限,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項目落地見效。
從扎溪卡草原到成都平原,跨越千裡的結對幫扶,既是責任使命,更是初心踐行。2025年,金牛區與石渠縣將以 “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在基層治理中夯實根基,在民生改善中傳遞溫情,在產業升級中激發活力,書寫新時代對口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這片古老的高原大地正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各族群眾攜手邁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