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費者反映,觀影時須額外購買或租賃3D眼鏡
“誰動了我的3D眼鏡”

近期電影市場火熱,4月1日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1月1日至3月25日,電影放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9%。與此同時,一些消費者反映,在部分影院觀看3D電影時,因3D眼鏡產生消費糾紛,直接影響了觀影體驗。這不免惹人質疑:“誰動了我的3D眼鏡?”
記者了解到,當下3D眼鏡使用痛點主要有3類:一是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消費者必須額外購買或付費租賃﹔二是部分影院通過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限制消費者享受3D觀影服務的權利,單方免除自身協助提供3D眼鏡服務的責任,導致消費者不得不購買或付費租賃﹔三是部分影院提供的3D眼鏡存在鏡片模糊、劃痕嚴重、衛生狀況差等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觀影體驗,甚至可能引發健康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為保障消費者的觀影體驗,有關部門、相關行業組織和經營主體要協同共治,合力打造消費者友好型觀影環境。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監管部門要依法用好法律賦予的行政監管、行政指導和行政處罰等權限,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嚴懲濫用3D眼鏡、強制收費牟取不正當利益的經營行為,規范電影院之間的公平競爭秩序。
廣東省消委會法務監督部主任彭璽分析,消費者購買3D電影票時,與影院形成服務合同關系,票價中已涵蓋符合基本質量要求的3D眼鏡使用費用﹔影院作為合同當事人,協助提供免費的3D眼鏡是其必須履行的合同附隨義務,否則涉嫌違約。彭璽認為,可以從3方面著手解決相關痛點:一是推進影院依法履行合同義務。應確保提供基礎款免費3D眼鏡,並將其視為3D電影服務的必要組成部分。保証眼鏡的清潔消毒和質量檢查工作,定期淘汰劃傷、模糊的舊眼鏡,確保所提供眼鏡合格衛生。二是監管部門清理排查“霸王條款”。排查購票頁面、店堂告示中的“不提供免費3D眼鏡”等免責聲明。三是建議影院採取靈活的服務模式。可考慮提供押金制租賃服務,消費者使用后退還押金,以降低眼鏡損耗的運營成本。
中消協有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應積極行使自身權利。購票前,通過官方渠道核實3D眼鏡提供方式,若標注“需自備/購買”,可優先選擇其他提供免費眼鏡服務的影院。觀影時,如被影院要求購買或者付費租賃,可拒絕﹔如發現眼鏡存在質量或者衛生問題,可立即要求更換免費設備。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2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