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這些故事 承載著成都人的溫暖記憶

2025年04月02日08:47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這些故事 承載著成都人的溫暖記憶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從都江堰的千年清流到公園城市的綠色動脈,從杜甫草堂的筆墨余韻到社區街巷的文明新章,成都,讓文明在流轉千年的歲月中始終沿襲。

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記錄這座城市文明演進的軌跡,今年2月,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共建文明成都 講述溫暖故事”——成都市城市文明口述史全民征集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口述人與歷史檔案,激發了廣大市民的參與熱情。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征集活動已圓滿結束,投稿內容豐富,涵蓋社區治理、城市更新、民生建設、智慧交通、平凡英雄、好人好事等多個方面。

故事裡有城市更新的歷史軌跡

見証了城市“舊貌換新顏”的轉身

中鐵隆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分享了玉林東路城市更新的蝶變故事,這條充滿市井氣息的街區,托舉著老居民、吸引著新居民,也帶來了一批又一批向往成都式休閑的游客。

金牛區人民政府西安路街道辦事處以檔案材料的形式,詳細補充了棗子巷中醫藥文化特色街區的輾轉變化,在經歷一體化打造、20棟臨街建筑立面整治、13個老舊院落整治后,棗子巷依托“舊”的中醫藥文化、百年街巷發展史,打造了新的城市地標,呈現了一條沉澱百年的“老巷子”和一種公園城市街區“新范式”。辦事處還提供了甲高工坊1913項目前后變化的對比照片,成都通過升級改造工字樓、廣場玻璃盒子、徐子昌舊居等活動空間,打造集合新工業、新文創、新藝術的西南片區一流工業文化創意中心,在曾經的歷史、回憶之上,融合了新潮、吸睛的現代文化,讓甲高工坊1913項目成為潮流新地標。

在這些故事裡,有著城市日夜流淌的暖流,成都人用無數個“舉手之勞”編織出文明社會的毛細血管網絡。

曾經是《天府早報》發行員的成都市民李雪鬆,在2000年到2003年期間,每天早起騎行五公裡從新繁鎮將兩百余份報紙投遞到四川省榮軍院的傷殘軍人、醫護人員和居民家中,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讓他三年如一日,無論寒暑冬夏,風雨無阻。他的堅持如同微光,照亮了那些需要關懷的群體。

來自四川省教育融媒體中心的王浚錄在2023年成都大運會期間,以城市志願者“小青椒”、注冊記者等身份參與這場盛會,其策劃、創作的開幕式創意文案《新生》獲得金獎,集體點火等創意在開幕式上變為現實,這份體育的力量,正激勵成都青年不斷前進,也讓世界看到了屬於成都青年的活力與魅力。

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成都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則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都交通嬗變的故事,集團的職工林珊在成都高速公路收費行業堅守20年,用心用情服務人民群眾美好出行,她的職業生涯,也正顯示了高速公路收費行業的變遷,是成都城市文明發展的生動注腳。

故事裡有社會治理的豐碩成果

彰顯了城市建設中的智慧

長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講述了長慶社區睦鄰苑小區蛻變的故事,這個曾經被貼上“公共設施陳舊”“小區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問題突出”等標簽的老舊院落,如今通過深化“微網實格”治理模式,組織成立了“睦鄰志願服務隊”,讓這個有著十幾年歷史的典型“老、破、小”走出了一條煥發新生的自治之路。

金牛區西華街道躍進社區以案例故事為我們重現了躍進社區的進階之路,20世紀90年代,躍進村是成都中心城區最大的城中村,居住環境惡劣,安全隱患突出,如今,躍進社區以“天府藝術未來公園社區”的嶄新姿態,成為公園城市新典范與城市文化新地標。

文明,既是浸潤街巷阡陌的精神血脈,也是溫暖市井人間的幸福底色。這些案例故事,宛如璀璨明珠,裝點在成都的歷史血脈中。每一段回憶都蘊含著成都人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它們是成都文明發展的見証,也是這座城市的精神財富。

成都的文明史還不止於此,更多包含著成都人民溫暖回憶的故事,正在當下不斷發生,書寫著這座城市更加精彩的文明篇章。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