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導游”將上崗、“打飛的”逛市內外景區——
百業聯動,成都文旅密集“上新”

揮手、握手、走秀……3月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在都江堰市舉行,在成都文旅新業態融合發展成果展示區,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表演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不久的將來,宇樹科技機器人就要到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當‘講解員’了。”都江堰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曾岷透露。
展示區有多款智能機器人亮相,還有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人體外骨骼裝備等。記者從大會上獲悉,這些科技產品有些已在成都投用,有些即將落地。越來越多的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涌現,成都將持續做好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新場景一:機器人“導游”將進駐都江堰
展出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是G1型號,身高1.27米,肩寬45厘米。機器人緩緩行走在展示區,不時揮舞右臂向與會代表打招呼。
“根據都江堰市的需求,目前正對這款機器人進行深層次功能開發。”宇樹科技成都代理商、成都金泰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經理龔高明告訴記者,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將引進G1機器人,用於景區講解、游客導流、娛樂表演等方面。其中,“機器人講解員”需要有多語種互動的本領,“功能開發完成后,G1機器人就進駐景區。”
在G1機器人身旁,同樣來自宇樹科技的B2-W機器狗“馱”著一箱飲用水來回奔跑。“它的最大負重達50公斤,水棲兩用,在危險區域巡查是它的看家本領,下一步也將與G1 一起進駐都江堰。”龔高明說。
“科技+文旅”正重構景區經濟。展示區的人體外骨骼裝備已經落地青城山,助力游客實現“登山自由”﹔同樣位於展區的幾米繪本VR劇場,觀眾戴上設備后感嘆:“仿佛回到多年前,遇見了那個曾經看幾米繪本的自己。”該項目負責人表示:“5G-A技術讓文旅場景‘數字孿生’,未來景區可快速部署這類沉浸式方案。”
新場景二:“打飛的”游都江堰看自貢燈會
在低空文旅展區內的eVTOL格外引人關注。“游客乘坐eVTOL觀光游覽都江堰,最快今年就能實現。”都江堰拜鳴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彪透露,該公司運營的億航eVTOL已拿到適航証、運營合格証等,即將在都江堰市開展eVTOL起降點建設和調試,爭取今年吸引1萬名游客體驗。
更多的“低空+文旅”場景已“飛”入現實。大會當天,青城山機場—自貢鳳鳴機場低空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全長270公裡,航路自都江堰市出發,經龍泉驛區、眉山市彭山區,最終抵達自貢市,單程耗時約90分鐘。
“經過前期調研發現,兩地往來客源需求旺盛,雙向開通后將常態化運行。”都江堰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都江堰和自貢都有豐富的文旅資源,今后,都江堰市民可“打飛的”去自貢看燈會、游覽恐龍博物館,自貢市民也可飛到都江堰看大熊貓、感受“三遺之城”魅力。
更多新場景:“文旅+百業”融合發展
隨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近年來,成都頻頻登上熱門旅游城市榜單。此次大會透露,成都將持續做好“文旅+百業”融合發展“大文章”——
“文旅+演出”,去年成都出台推動演藝市場高質量發展16條措施,全市演出場館達108個,舉辦音樂演出5800余場,票房收入16.93億元,大型演唱會規模居全國前五,“跟著演出游成都”成為新時尚。
“文旅+交通”,成都文旅集團打造的夜游錦江項目,去年共接待游客530萬人次,入選“全國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示范案例”。
“文旅+文創”,成都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創辦“這禮是成都”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孵化出3200余款優質文創產品。
《熊貓的世界》VR沉浸體驗、浪美術館等數字文旅項目多點呈現,依托爆火的《哪吒》系列電影打造系列衍生品……更多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不斷在成都涌現。
隨著入境游的火熱,成都成為外國游客最鐘愛的城市之一。記者從大會獲悉,成都出台推動入境旅游加快恢復八條措施,同時加強與主要客源地國家和地區的文旅交流合作,去年新增境外旅游驛站30個,推動更多的熊貓、美食、動漫、游戲、音樂等特色文化產品走出去。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昊 成都觀察 楊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