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本地產業生態 打造中國“芯”高地
省市政企聯動 共推集成電路產業信創新場景

為深度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全力推動四川省及成都市集成電路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3月31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與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集成電路產業信創場景對接會在成都召開。
活動現場。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供圖
此次對接會匯聚了包括四川經濟和信息化廳、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在內的27家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成都海光、聯想、新華三、浪潮、中興、印信數安、中科可控7家行業領軍企業和成都集成電路協會負責人。大家齊聚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共同謀劃信創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未來發展藍圖。
會議期間,四川省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成都海光及其生態合作伙伴率先發布了需求清單,並與參會企業就國產化替代、技術攻關等核心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對接。在討論環節,省市各部門負責人與海光及海光生態合作伙伴積極互動,傾聽行業聲音、剖析現存問題、探尋解決對策、拓展發展思路,共同謀求產業發展的新路徑。與會各方一致認為,要推進四川省信創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穩健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強各方的交流與溝通,著力強化本地產業生態建設,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工業爆款產品。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文莉在會上指出,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信創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自四川省開展信創一期工程以來,以華鯤振宇、印信數安、瀘州長城等為代表的整機廠商已成功實現本地投產。目前,4款海光CPU芯片和2款虛谷偉業數據庫產品順利通過安全可靠測評,測評成績位居西部第一。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四川成功補齊了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短板,功率半導體、特種芯片和封測產業的優勢不斷鞏固和提升,高端處理器芯片設計的引領作用也日益凸顯。
作為四川省重點引育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海光公司憑借其在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領域的自主研發實力,成功實現了CPU與DCU的協同創新。其產品具備性能卓越、生態兼容性良好、安全性高等顯著優勢,已廣泛應用於黨政、金融、通信、能源等關鍵領域。2024年,成都海光集成實現營收72億元、同比增長47%,為四川省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四川乃至全國信創產業鏈的壯大注入了強大動力。
作為會議舉辦地的成都,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如何?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成都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實施“鏈長制”工作機制,對集成電路產業進行重點培育。按照“強設計、補制造、擴封測、延鏈條”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中國“芯”高地。目前,成都市已聚集400余家集成電路企業,其中設計企業超過320家,上億元企業達到49家。2024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營收279.9億元、同比增長25%。同時,推動34個億元以上項目、22個10億元以上項目加速建成投產,初步構建起涵蓋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以及裝備材料等環節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在計算、通信、功率半導體、模擬等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嚴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