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雅安市雨城區多營鎮葫蘆村:依托“物聯網+生態鏈” 打造現代化農業產業集群

2025年03月31日10:50 |
小字號

3月21日,晨光初綻,葫蘆村的生態魚塘泛起粼粼波光。身著工裝的村民手持塑料容器,將飼料均勻拋撒入塘,瞬間引得萬尾鱸魚搶食——這是雨城區多營鎮葫蘆村生態鱸魚規模化養殖基地的日常圖景。這個依托“物聯網+”技術打造的現代化養殖項目,立足“青山綠水”的天然稟賦,正以“物聯網+”為基礎,以“養漁家”為核心, 驅動著當地城鄉融合發展新圖景。

“我們基地佔地30畝,建有8個池口,總養殖水體8000多立方米,現在已經在全市建立起成熟的鱸魚銷售市場,每年3-10月,便是鱸魚的銷售旺季。” 據悉,池水長期保持在18-26攝氏度,冬暖夏涼,為鱸魚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在養殖技術方面,則採用水資源再生能源循環利用處理模式,對原有水質進行菌類培育,將養殖池的污水通過排水系統排放到外部的池塘,經特殊處理方式將污水轉化成適合鱸魚養殖的“淨水”,再通過系統回流到養殖池中,從而實現水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

近年來,葫蘆村創新構建“村集體+公司+農戶”協同發展機制,通過盤活閑置場地實施生態鱸魚養殖項目。2025年投放8萬尾鱸魚苗,養殖產業初顯成效,不僅使撂荒土地煥發產業活力,也讓周邊農戶參與日常管護工作,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2小時生鮮經濟圈’。”該項目負責人介紹,二期22萬尾魚苗投放計劃啟動后,年產量將達9萬公斤,產值突破400萬元。基地將與川西肉制品產銷中心對接,依托配套冷鏈物流設施,構建從魚塘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這種“生態養殖+智慧農業+冷鏈物流”的閉環模式,預計可輻射帶動對岩片區形成現代漁業產業集群。通過基地示范養殖,輻射帶動更多當地群眾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實現村集體增收和養殖戶致富“雙贏”。

標准化魚池與遠山黛影相映成趣,勾勒出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圖景。這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的創新實踐,不僅激活了閑置資源,更描繪出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葫蘆村正朝著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這條躍動在青山綠水間的“鱸魚經濟帶”,也將成為雨城區城鄉融合示范區建設的鮮活注腳。(記者 石雨川 蔣陽陽)

來源:北緯網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