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財政金融這樣發力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相繼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惠民生政策,帶動消費市場亮點頻現,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回升。
提振消費,是今年宏觀政策的發力重點。近日,《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出台,為完善財政、金融等促消費支持政策明確方向。相關部門扎實落實行動方案要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加強消費激勵、提振消費信心。
財政部表示,將強化各類政策資源的協同,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的措施,支持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具體來看,一是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已提前下達2025年首批資金810億元,將盡快下達其余資金﹔二是支持推廣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支持部分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重點城市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試點﹔三是支持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便利化建設,營造國際化消費環境﹔四是支持強化財政政策與金融聯動,擬通過財政貼息的方式,引導帶動信貸資源支持消費市場穩健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強化金融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中國人民銀行提出四方面政策舉措:一是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准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並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二是打好消費政策組合拳,加大對文旅、養老、體育等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三是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比如引導金融機構圍繞以舊換新、智能產品、冰雪運動等新消費場景,研究推出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等。四是拓寬金融機構資金來源,擴大消費領域資金供給。
“隨著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逐步落地,將有助於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也會加快打開消費新空間。”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此外,不少專家認為,增加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費的關鍵之舉,此次行動方案提出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並舉穩住股市等措施,資本市場要重點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壯大中長期資金等方面,提升市場中長期回報水平,增強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31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