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 | 從千年鹽都到中國綠色氟都 探尋一座老工業城市綠色轉型之路

3月26日,一則消息讓全國氟化工行業的目光聚焦自貢這座老工業城市——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正式授予自貢市“中國綠色氟都”稱號。這是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也是自貢繼2023年獲評“中國先進氟材料示范園區”后,在氟化工領域摘得的又一國家級金字招牌。
三年時間,自貢先后將兩項“國字號”招牌收入囊中,讓人不禁思考:在當下全國氟化工產業規模龐大、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自貢發展壯大氟化工產業的“秘訣”何在?答案源於自貢市委、市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戰略遠見:將新材料作為主導產業之一,舉全市之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在這一戰略引領下,建設“綠色氟都”目標鮮明,建設全國一流氟硅新材料產業基地的一系列生動實踐有序展開。
從“困局”到“綠色化工”的華麗轉身
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和四川富順晨光經開區作為“中國綠色氟都”的核心承載區,當前正大力發展以先進氟材料為龍頭的綠色化工,處處洋溢著發展活力。
而回溯往昔,自貢氟化工產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盡管自貢是全國最早從事氟化工新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地區之一,具備良好的資源稟賦和深厚的產業基礎,但產業體系不夠完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配套能力不足等問題,始終制約著產業的發展壯大,難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尤其是環保壓力的加劇,讓自貢不得不思考:如何讓傳統化工產業煥發新生?
“選擇氟硅新材料產業作為突破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自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氟硅新材料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自貢挺進這一領域,有資源——自貢已探明岩鹽儲量逾175億噸,地下黃鹵、黑鹵總量達17.5億立方米以上,頁岩氣理論資源儲量約2.5萬億立方米,為氟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撐。
有底氣——自貢有2000多年的鹽業開採歷史。“三線建設”時期,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鄧關鹽廠等內遷企業和興建企業的不斷發展,奠定了自貢深厚的化工產業底蘊,已有近60年的氟化工產業發展歷史。
有實力——擁有中國中化旗下中昊晨光、中化藍天、昊華氣體等一批氟化工龍頭企業,聚集形成了“鹽-氯鹼化工-氟化工-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完整產業鏈。
同時,自貢更有決心和魄力。2023年,中共自貢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綠色氟都”的戰略目標,為全市氟化工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這一決策背后,是自貢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精准把握:不僅要“含氟”,更要“含綠”﹔不僅要規模,更要質量。
項目多點開花 產業加速聚集成勢
“都”,大城市,也有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之意。既為“盛產”,就必須有大的規模。自貢提出建設“綠色氟都”目標以來,聚力壯大以高性能氟材料為龍頭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位於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的中昊晨光年產2.6萬噸高性能有機氟材料項目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和試生產,其產品應用於紡織、汽車、航空航天、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領域,有助於促進四川乃至西南地區氟材料應用加工行業進一步發展。
目前,該化工園區已聚集中昊晨光、昊華氣體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氟化工產業鏈初步起勢成型。接下來,沿灘區還將用活用好“中國綠色氟都”金字招牌,大力推行化工園區招商滿園、開工滿園、投產滿園的“三年滿園”行動。
而在四川富順晨光經開區內,中昊晨光同樣作為研發型鏈主企業進行布局。依托該企業的科研、產業優勢,經開區培育發展出有機氟、有機硅、環氧樹脂等氟硅高分子合成材料產業,同時承接氫氟酸、氟制品加工等上下游產業,打造氟化工循環產業鏈,已集聚標美硅氟、西艾氟、上氟科技等規上企業30戶。此外,經開區內,新能源含氟特種新材料項目、新能源電池電解質等含氟精細化學品項目正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項目將有力促進富順氟化工產業與新能源產業的有機結合,形成產業聚集。
在項目加快投產的同時,新項目還在不斷簽約落地。今年3月21日,招商領域再傳捷報:自貢市氟硅新材料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8個相關項目,計劃總投資55.62億元。一大批項目密集落戶自貢,將進一步深化自貢乃至全省氟硅新材料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加速產業聚集成勢,形成更為強大的發展勢能。
破解“綠色密碼” 打造新質生產力的“自貢樣本”
“此次評選的評審專家最看重的,是我們的綠色循環體系。”3月27日,自貢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指著園區平面圖向記者介紹。在這個面積8.87平方公裡的園區內,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廠房規模,而是縱橫交錯的綠色循環管網和綠色循環產業招引布局。
園區創新性地將“環保績效達到A級標准”作為企業入駐前置條件,這在全國化工園區中屬於首創。同時,先后投資5億余元用於園區環保設施建設,確保園區企業廢水、廢氣、廢渣規范處理、從嚴管理、達標排放,並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逐步完善,資源合理利用,綠色循環發展。
獲評“綠色氟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按照規劃,到2030年,自貢市氟硅新材料產業產值將突破300億元,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綠色循環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實現這一目標的底氣,來自自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氟硅新材料為主的化工安全實訓基地建成投用,氟硅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已建成,正在規劃建設氟硅新材料中試基地﹔與四川輕化工大學共建的產業學院每年培養500名專業人才﹔“園局合一”改革讓項目審批時間縮短30%……
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自貢也規劃得更為清晰:提高產業“含氟量”,深耕氟化工新材料細分領域,精准招引一批氟聚合物、含氟電子化學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項目﹔提升氟都“含金量”,加強與國內頂尖氟材料研發機構、團隊對接,推動更多氟化工行業科技創新成果在自貢轉化落地﹔增加園區“含綠量”,進一步提升園區生態環境管理智慧化、專業化、精准化水平,奮力建成國內一流的綠色循環示范園區。
宏圖既展,奮楫揚帆。建設好全國首個“綠色氟都”,無疑將成為自貢這座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又一生動實踐——
在這裡
傳統與新興協同並進
工業與生態和諧共融
從“千年鹽都”到“中國綠色氟都”
一座老工業城市正演繹著
令人驚喜的發展篇章
自貢融媒記者 劉曉丹 張翠娜
來源:自貢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