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成都定下今年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目標 力爭核心產業規模達1300億元

2025年03月28日07:3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力爭核心產業規模達1300億元

重點任務

聚焦三大要素

全市算力規模力爭擴大至20000P

培育10個國家級大模型,累計培育不少於80個行業大模型,攻關30項核心技術

引育20家數據標注企業,建設不少於8個高質量數據集、5個數據要素服務站

聚焦招引促建

指導“2+6”人工智能重點承載區域制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專項招引工作方案,推動重點項目高效落地、快速建設和提質升級

聚焦場景應用

在警務、養老、賽事、文旅、商務、展會、農業、教育、城管、應急、交通、工業等重點領域,打造至少70個典型應用場景

聚焦產業生態

建設目標規模150億元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金群,建立“投資標的企業項目庫”,投資本地項目不少於30個

力爭新增國際國內高層次人才及團隊超過15個,推動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從業人員數突破18萬人

深化“進解優促”,全年舉辦各類活動不少於60場

聚焦產業載體

打造4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特色產業園,產業聚集度達40%

聚焦企業培育

遴選30家重點企業建立“AI明日之星”企業培育庫,力爭引育10家“自主創新強、應用水平高、行業位次優、輻射帶動好”的人工智能全國百強企業

聚焦創新聯合體

全年建設重點科技創新平台30個以上﹔支持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不少於10個

3月25日,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重點工作媒體吹風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當日印發的《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提出,力爭今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增速超過30%,加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

聚焦7個方面重點發力

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實現“雙千突破”——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相關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算力規模達到8700P,5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綜合實力排名西部第一。

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產業鏈將如何“用勁”?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人工智能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要點》提出,將聚焦高品質特色產業園、產業創新聯合體、AI三要素、“AI明日之星”企業、“人工智能+”行動、重點項目招引促建、產業生態保障等7個方面重點發力。

聚焦“產業載體”,打造高品質特色產業園。成都將以大模型和機器人為“立園”方向,按照“4+3”梯次打造計劃,協同省、市、區三級主管部門聯合打造首批4個“樣板”特色產業園,推動四川天府新區重點打造興隆湖AI大模型創新應用產業園、成都高新區重點打造新川之心機器人公園和諸葛空間、武侯區重點打造悅湖科技城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園、成華區重點打造龍潭機器人特色產業園。

聚焦“產業創新聯合體”,建設強競爭力產業集群。成都將組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聯盟,推動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中介機構等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不少於10個,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開展協同攻關,培育多智能體、行業大模型、智慧航空、智慧醫療、警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細分產業集群。

聚焦“企業培育”,構建全周期梯度培育體系。成都將建立“AI明日之星”企業培育庫,建立“一企一案一專班”服務機制,圍繞技術創新、場景供給、金融賦能、人才引育、宣傳推廣等編制個性化、定制化培育方案,力爭引育10家“自主創新強、應用水平高、行業位次優、輻射帶動好”的人工智能全國百強企業。

聚焦“場景應用”,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成都將聚焦生產、生活、城市治理,在警務、養老、賽事、文旅、商務、展會、農業、教育、城管等重點領域,打造典型應用場景不少於70個,助力實現行業需求和產品供給“雙向奔赴”。例如,行業需求牽引方面,在公安領域打造機器人警務應用場景,在教育領域打造“人工智能+”教學試點場景等﹔產品供給謀劃方面,推動重點企業打造養老機器人、樓宇服務機器人等場景。

正研究制定專項政策

“針對企業培育,此次重點提出構建全周期梯度培育體系。”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人工智能產業處副處長蔣炆伶表示,在政策支持方面,除了前期圍繞“數據+算力+算法”構建全要素政策體系外,成都正結合當前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痛點難點,研究制定最新的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政策。

此外,為解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企業融資難題,成都將建設目標規模不少於150億元的成都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金群,建立全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投資標的企業項目庫”,實施“惠蓉貸”普惠信貸工程等。

如何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賦能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成都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科技促進處副處長劉軼表示,今年成都將重點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機器人整機及零部件等重點方向,實施一批前景好、需求剛、技術優的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攻關項目。在科技成果對接轉化方面,成都將圍繞科技企業“找技術”、創新產品“找市場”、創業孵化“找資金”,聚焦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等領域,常態化開展技術創新與成果對接交流活動,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

打造典型應用場景也是今年的發力重點。目前,成都已成立人工智能產業鏈工作專班,按照場景賦能、專班推進的思路,推動應用落地。專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全面開放真實應用場景,“一月一主題”組織用戶與企業開展機器人產品供需對接,動態發布一批“機器人+”機會清單,“揭榜挂帥”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迭代”一批高科技高質量產品,全力建設機器人“無處不在、無時不用”的產業生態雨林。(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