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是我國應對老齡化重要窗口期

未來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每年淨增超過1000萬人。3月23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挑戰和機遇並存。預計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時間,我國的出生高峰期人口陸續退休,老年人口結構相對低齡,是本世紀剩余時間內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較低的時期,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
唐承沛說,這些新進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較高、經驗豐富、健康狀況較好、社會參與意願強烈,人力資源稟賦突出,形成了新的“銀發人才紅利”。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特別是低齡老年人,他們的財富儲備相對充足、社會保障較好,消費意願強烈。
另一方面,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已超過絕大多數國家人口總量。據唐承沛介紹,截至去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3.1億,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佔比分別為22%、15.6%,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這是我國人口結構變化的突出特點之一”。他還指出,總體上看,我國未來老年人口數量達到4億、5億的時間節點,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時間安排基本重合,因此,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伴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
在論壇上,他介紹了統籌完善老齡工作政策體系、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加快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推動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和健康支撐體系等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相關工作。他還表示,我國將加力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我國銀發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35年,銀發經濟佔GDP比重將從6%上升到9%。在改善銀發消費環境方面,我國將完善老齡領域產品和服務標准體系,健全細分老年產品用品的標准規范。加強養老服務和老年用品質量監管,消除虛假宣傳、誤導老年消費者等各類老年消費安全隱患,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國 秦珍子 胡春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