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裡會外︱成都錦江釋放“機遇清單” 試驗場有哪些創新與前瞻

日前,在成都市錦江區舉辦的“立園滿園”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暨錦江經開區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結合“高成長”企業特征,圍繞科技創新生態,發布了一批涉及腦機接口、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低空經濟等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此次發布的應用場景極具創新性與前瞻性。它們將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服務在錦江“開花結果”提供試驗場,以釋放“機遇清單”邀約“合作伙伴”。
在腦機接口領域,“兒童多動症康復場景”和“腦卒中后康復場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患者神經信號的精准分析,為康復治療提供更科學、個性化的實施方案,為康復醫療行業帶來全新變革﹔“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應用生態展示場景”則全方位展示了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科研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吸引更多創新資源匯聚﹔“安全生產監管場景”借助腦機接口裝備多維度評估風險,提前干預避免實質性風險事故,顯著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為高危行業筑起一道智能化安全防線。
低空經濟領域亮點頻出,“商圈無人機物流配送場景”“低空立體消費場景”和“基於無人機與機器狗的低空消防場景”,展現了人工智能在物流配送與消防應急領域的創新應用。前者可實現商圈內商品的快速配送,提升消費體驗,后者則利用無人機與機器狗的協同作業,提高消防救援的效率與安全性,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在智能網聯領域,“智能網聯公交車自動駕駛場景”的推出,有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性與效率,推動智能交通產業發展﹔“公園生態物聯網場景”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統,大幅提升游園樂趣,構建環境監測與游客服務深度融合的智慧管理體系﹔“環衛作業一體化場景”構建智能閉環,實現AI驅動,推動城市治理向數據驅動的精細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機器人數字文旅場景”將人工智能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游客帶來沉浸式、互動式的全新文旅體驗,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機器人AI焊接場景”運用AI技術科學規劃焊接流程並實時監測質量﹔“機器人醫療護理養老陪伴場景”融合先進技術,為醫療養老提供無人化看護服務,提升醫療護理智能化水平。
筑巢引鳳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優化營商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為推動這些應用場景落地,錦江區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吸引中科腦健康與智慧醫療研究院等1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簽約金額85億元,為應用場景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與資金保障﹔另一方面,持續優化產業載體建設,2025年計劃投資約114億元,新增142萬平方米產業載體,新開工產業載體面積約48萬平方米,為應用場景提供充足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成都市錦江區構建了“區屬國企搭台、科技企業攻關、地方政府護航”的產業生態耦合聯動機制。下一步,錦江也會以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抓手,全力協助高成長企業招引資源、搭建合作、實現突破,以高成長企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區域產業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