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在戰略資源增儲、耕地資源挖潛、清潔能源普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這一年 涼山找到這些“寶藏”

2025年02月06日07:5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一年 涼山找到這些“寶藏”

  “三找”成果

  找礦產——

  目前已探明礦種103種,優勢礦產實現大幅增儲,其中釩鈦磁鐵礦增儲約2.2億噸

  找耕地——

  查明耕地后備資源潛力150.43萬畝,2024年恢復耕地10.6萬畝,連續多年實現耕地面積淨增加

  找風光——

  全州清潔能源普查新增12554萬千瓦,助力建設“西電東送”重要基地

  “這一片李子種植基地就是荒山坡改建成的。”近日,在涼山州會理市樹堡鄉樹堡村的鑫鵬苑家庭農場裡,農場負責人王春指著新打造的700畝李子林,向該鄉黨委書記趙雲介紹情況,這片李子林既改善了植被,又為村集體和當地群眾增加了收入。

  從荒山荒坡中挖掘耕地資源潛力,這是涼山州推進“三找”資源普查戰略行動,集中開展地下找礦產、地面找耕地、地上找風光等資源能源普查的方向之一。不久前召開的涼山州兩會披露,2024年,涼山州“三找”行動成果豐碩,在戰略資源增儲、耕地資源挖潛、清潔能源普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摸清家底

  加快推進找礦成果轉化

  2024年至2026年,涼山州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找礦行動,緊盯國家急需緊缺的36個戰略性礦種,與省地質局、省地調院、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以及其他專業技術力量等合作組建工作專班,摸清全州礦產資源家底,推進戰略性礦產增儲上產。

  2024年初,四川省第七地質大隊在雷波縣完成2個磷礦勘探項目,提交了雷波縣牛牛寨北磷礦區西礦段勘探報告和阿居洛呷磷礦勘探報告,共計探獲磷礦石資源量3.7億噸。不久前,冕寧縣張家坪子金礦也已完成勘探報告評審備案工作,累計探獲金金屬量55噸以上,正在積極籌劃礦山建設。

  記者了解到,找礦產一年來,涼山優勢礦產實現大幅增儲,其中釩鈦磁鐵礦增儲約2.2億噸、稀土氧化物增儲496萬噸、磷礦增儲13.85億噸、石墨礦物量增儲1417萬噸,銅、鉛鋅等有色金屬儲量實現新突破。

  找到礦產后,還需要加快推進找礦成果轉化。2024年,涼山州成功出讓21宗優勢礦業權,累計實現礦業權出讓收益30.32億元,首次實現礦業權出讓收益超過土地出讓收益。

  目前,涼山州大力實施優勢戰略資源產業鏈突破提升行動,已初步形成釩鈦鋼鐵冶煉—鋼鐵產品加工—釩業制造—裝備制造等釩鈦產業鏈,2024年實現產值484億元﹔初步構建起採選—冶煉分離—加工制造等稀土產業鏈,2024年實現產值65億元﹔基本形成以採選、冶煉為主體的銅產業鏈,12.5萬噸陰極銅精煉項目正加快建設,2024年實現產值110億元。同時,以西部商業航天港建設為牽引,布局包括先進材料、衛星火箭制造在內的航空航天產業鏈。

  挖掘潛力

  不斷推進耕地擴容提質

  2024年,樹堡鄉李子種植基地的李子產量為130多萬公斤,銷售收入達600萬元,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增收120余萬元。“基地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李子400畝。”王春說。

  近年來,涼山州持續推進將園地、林地、設施農用地等改造為耕地,共計恢復補充耕地48.11萬畝,其中,2024年恢復10.6萬畝,連續多年實現耕地面積淨增加。

  找耕地,涼山各地還持續探索創新。去年10月,在海拔2200米的越西縣書古鎮墾造水田項目水稻種植基地,1850畝水稻陸續開鐮收割。該項目通過旱改水、坡改梯等,實現新增墾造水田4510.70畝。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和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等相關數據成果,涼山州已全面摸清現有860.11萬畝現狀耕地的分布、海拔、坡度等情況,並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初步查明全州耕地后備資源潛力達150.43萬畝。

  除了物理意義上的“找”,涼山還在耕地集約化利用上想辦法,積極探索“糧經復合”種植模式。在西昌市,陽光玫瑰大棚裡套種馬鈴薯讓畝產值增加2000余元﹔在會東縣,不少煙農在收割煙葉后種上秋豌豆,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聚焦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涼山片區,涼山州還強化耕地后備資源潛力轉化,不斷推進耕地擴容提質。截至目前,全州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28.15萬畝,佔全州耕地總面積50%﹔同時全面推廣“糧經復合”套作輪作模式,預計2024年糧食產量達257萬噸。

  突破提升

  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近年來,涼山州與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院)開展清潔能源資源普查戰略合作,通過空白區普查、風光同場、風場擴容和大中型水電站增機擴容等方式,對全州水、風、光等清潔能源進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和評估。

  根據普查成果,涼山州清潔能源技術可開發量新增12554萬千瓦,其中,光伏資源理論蘊藏量普查新增10632萬千瓦,風電資源新增1081萬千瓦,水電資源新增841萬千瓦。

  這些“水風光”資源如何利用?成都院建議,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確保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積極探索“風光+”模式,如“風光+農業”“風光+旅游”等,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找風光的基礎上,涼山州實施優勢清潔能源產業鏈突破提升行動,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2024年清潔能源產值超過410億元﹔全力推進金沙江下游清潔能源基地、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安寧河流域“源網荷儲”一體化基地建設,成為“西電東送”重要基地和骨干電源點﹔已建成清潔能源裝機5145萬千瓦,2024年全州發電量超過2900億千瓦時。(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勤華)

(責編:李強強、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