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攀枝花文旅融合 從游客的一則留言說起

2月5日,攀枝花市東區阿署達四季花海景區,游客在“天空之鏡”游覽。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海洋 攝
舊礦庫蝶變新景區
暖陽下,淨水池噴泉在空中變換著“圖案”,池邊五顏六色的鮮花連成花海。剛開園不久的阿署達四季花海景區,已成為攀枝花城市新地標、熱門打卡地。兩年多前,這裡還是用於堆積攀鋼集團選礦、選鈦后尾砂的馬家田尾礦庫。2022年6月,馬家田尾礦庫完成閉庫。閉庫后,這片土地用來做什麼?順應民意,阿署達四季花海景區應運而生。經過兩年建設,景區打造了1000余畝高品質生態園林景觀。1月27日,景區正式開園,隨即交出亮眼成績單:春節期間,該景區共接待游客約16萬人次,帶動當地消費超千萬元。
2月5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攀枝花專場上,攀枝花市相關負責人提到,今年春節假期,一位游客在游玩攀枝花市仁和區迤沙拉村后留言:“旅游讓這裡的文化不僅陳列在博物館裡,還流淌在人們的歌聲與笑容中。”
這則留言背后,體現了攀枝花怎樣的文旅融合發展思路?
“民俗游”帶火新春文旅市場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攀枝花24家A級景區接待游客111.63萬人次,同比增長19.77%,文旅市場迎來開門紅。
春節假期,當地大力開展“民俗游”,接連舉辦了“攀枝花,不止陽光”文旅活動、“花點時間在一起”迎新春主題活動、“花城藝起來”惠民活動100余場次,推出了一份份年味十足的“菜單”。阿署達四季花海景區光影水舞秀熱力四射、迤沙拉村打跳表演盡顯民俗魅力,米易的燈會、銅火鍋壩壩宴、非遺火壺秀更是年味十足。
其中,迤沙拉村拿出十足誠意“寵客”,《迤啊·迤沙拉》情景劇、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讓千年彝寨成為游客追捧的熱門旅游目的地。春節假期,該村日均接待游客2.2萬人次,單日最高游客數突破3.5萬人次。
“作為一個彝族聚居村,村民大多能歌善舞,我們通過創新方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迤沙拉村駐村第一書記梁家誠在發布會上介紹,該村組建了民族歌舞隊,開發了婚俗體驗、情景劇、長街宴等項目,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全域布局的“康養游”2.0版本
攀枝花文旅市場的升溫,早在春節前就有體現。
春節前夕,哈爾濱的“北鏡媽媽”帶著兒女跨越3000多公裡奔赴攀枝花康養。她說,兒子先天高度近視。多位醫生告訴她,多在戶外接觸陽光有利於延緩近視度數增長。她便追隨陽光,來到了攀枝花,發現這裡有不少與她經歷類似的“追光媽媽”。“追光媽媽”們來到攀枝花,吸引她們的是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年均日照2700小時,年均氣溫20.7℃。每年來攀康養人群50萬人次、來攀競訓的國內外專業運動隊超130支。
“作為全國康養產業首倡者的攀枝花,十年磨一劍打造了康養產業1.0版本,現在正探索升級2.0版本。”攀枝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劉亞玲介紹。
2.0版本將落子一個“全”字。即:全域布局,實現處處可養,全面推動康養進社區、進鄉村﹔全產聯動,拓展旅居康養、運動康養、醫養融合等“康養+”新業態﹔全季開發,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的四季康養形象﹔全齡服務,積極發展覆蓋各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的康養產業。
周末來攀枝花追光追星追美
劉亞玲介紹說,目前該市正持續探索“有一種周末叫攀枝花”的休閑度假模式。
“周末就能玩轉攀枝花,已具備成熟條件。”劉亞玲說,攀枝花是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已形成與毗鄰縣(市)1小時、與毗鄰市(州)2小時、與成渝貴昆3小時的立體交通圈,交通便利為周末跨省游帶來可能。
周末到攀枝花玩些啥?劉亞玲表示,到攀枝花,可以來一場“追光”之旅,到東華山俯瞰城市的繁華,到新山梯田感受米易的雲蒸霞蔚。也可以來一場“追星”之旅,攀枝花年晴夜數可達200天以上,擁有適宜觀星的海拔優勢、潔淨通透的空氣質量和配備27個望遠鏡機位的星空觀測基地。還可以開啟一場“追美”之旅,這裡有接連綻放的攀枝花、藍花楹、鳳凰花、異木棉、冬櫻花,還有一份用芒果、釋迦、枇杷、藍莓、櫻桃、牛油果等串聯的鮮果日歷。(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楠 陳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