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沉浸式游逛體驗,到成都東郊記憶過個“非遺年”

2025年02月02日18:4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作品節選。主辦方供圖
《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作品節選。主辦方供圖

新春佳節期間,成都東郊記憶精心烹制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游園會”,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包含非遺皮影數字藝術光影秀、火車頭非遺市集、藝術交互裝置《挨家挨戶Door to door》、新春街頭音樂會、沉浸式數字藝術展等內容,更有全新商業組團——3號倉精彩亮相,傳統與現代交織,藝術與潮流共生,東郊記憶和廣大市民游客一起迎接蛇年的到來。

皮影光影藝術首秀 解鎖新春非遺密碼

大年初一到初七,由中法兩國藝術團隊匠心獨運打造的《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在新春之際以東郊記憶7號創意集盒建筑為新的創作場景,舉辦國內首個非遺皮影數字光影藝術建筑投影秀,為廣大市民游客展現一場古老與現代交織、光影和建筑融合的光影盛宴。該作品前期創作歷時3年,以數字化藝術手法二次創作3000+實物皮影,將大眾帶入蘊含中國皮影美學精髓的沉浸式光影異想世界。

與此同時,依托東郊記憶的工業文化遺產東方紅號火車頭升級打造的“火車頭市集”,初一至初七特設非遺專區,聯合傳統手工藝、非遺美食、傳統服飾、東方茶道等約20戶攤位,通過現場演示和互動體驗,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留下獨特的節日記憶。

藝術氛圍拉滿 新春活力迸發

春節期間,東郊記憶開展多項豐富有趣的精彩活動,用公共藝術場景和體驗沉澱文化內容,以音樂編織情感共鳴的旋律篇章。

1月20日-2月20日,東郊記憶原創IP活動--公共藝術計劃OPENCALL聯動鷺潮·鼓浪嶼美院“第三屆不懂藝術節”展開不懂板塊,邀請藝術家就兩地的建筑特征、生活景觀、地方風俗進行實地考察,並結合影像、AI等數字化手段創作公共藝術裝置,實現成都*廈門雙城實時聯動。最終的作品《挨家挨戶Door to door》藝術裝置展以“門”為載體,讓消費者近距離地感受公共空間的藝術氣息和文化氛圍,亦讓廣大市民與游客在藝術的沉浸中,深切領略那份跨越山海、心心相印的文化共鳴。

而街頭音樂人作為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和東郊記憶的重要符號,在新春之際自然必不可少。大年初一到初七,東舞台音樂不斷,“新春街頭音樂會·東舞台民樂音樂會”邀請民樂音樂人,於蛇年新春每天為觀眾帶來好運環繞的動人旋律。

除了線下活動,春節期間園區還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藝術體驗與互動空間,玉玉卿插畫展《古物彌生》全國首展、浪美術館《永恆的自然(ETERNAL NATURE)》、《幻境迷蹤(LOST DIMENSION)》、《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紅樓夢”數字展——錦官入夢·蜀韻紅樓》、《敦煌:沙海謎窟》及川劇表演《嘿!白娘子》,帶你感受展覽和戲劇的藝術魅力。

2025年新春,東郊記憶聯合海天文化,讓自貢非遺彩燈綻放於東郊記憶,於1月27日起在東郊記憶成都舞台和3號倉呈現以山海經為主題的大型燈組——《海底龍宮》和《妙尾生花》,讓廣大市民游客體驗一場充滿東方美學色彩的新春奇幻山海之旅,感受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所圍繞的中國式的極致浪漫,為東郊記憶的新春增添別樣風採。

東郊又開新盲盒 共塑商業新場景

作為東郊記憶唯一一個室內商業組團,3號倉於1月22日正式“開倉”向公眾開放。這個位於園區西南、佔地約8000平方米、由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室內廣場,在關注那些能夠講述動人故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同時,更致力於打造為一個融合藝術美感、情感交流、社交創新與靈感碰撞的全新空間,是一個“可以慢慢逛的美學生活室內街區”。

開倉期間,東郊記憶聯合藝術家袁曉天,帶來藝術裝置《FLOW》,通過平面的絲網以旋轉的布陳方式,讓作品穿行在場域之內,讓藝術的自由、靈動與建筑空間對話。

另外,位於3號倉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也同期開業,採取“一月一國,一國一幕,一幕一展,一展一領事”的獨特模式,以策展的形式每個月聚焦展示一個國家的特色商品,並開展各類豐富活動,歡迎廣大游客市民春節期間前往東郊記憶3號倉游玩體驗。

從非遺光影的奇妙探索到市集煙火的傳統韻味,從藝術裝置展的聯動共創到街頭音樂會的歡慶旋律,東郊記憶同廣大游客市民一同開啟這場關於光與影、傳統與現代的奇妙旅程,共度一個充滿文化韻味與藝術氣息的新春佳節。(張越)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