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聚焦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病有良醫等民生願景
讓優質的人口服務覆蓋“全生命周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去年,本市一個生育保險參保人員生育一個嬰兒,可報銷生育醫療費2100元。從2025年1月1日起,生育醫療費可報銷 5000元,剖腹產和產前檢查費的報銷標准也有不同程度提高。”1月10日,攀枝花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新實施的生育醫療保障政策。
攀枝花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優化調整生育醫療保障待遇的基礎上,該市還擴大了生育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並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
此前,攀枝花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召開,提出在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過程中,要探索建立從胚胎到生命終了的“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務機制。圍繞這項工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攀枝花正不斷刷新目標“進度條”。
補貼扶持 緩解“養娃難”
每天早上是32歲的攀枝花市民周黎家裡最忙的時候:丈夫送5歲的兒子去幼兒園,自己送2歲的女兒去托育機構。
“雖然忙碌,卻不焦慮。”周黎告訴記者,女兒一出生就趕上了好政策,2021年7月,攀枝花在全國率先推出育兒補貼金政策,二孩、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可領取補貼500元,直至孩子3歲﹔2024年9月,當地又推出了托育補貼券政策。“每個月200元,一學期能領到1000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裡的壓力。”周黎說,之前計劃讓老人在家幫忙照顧孩子,有了這個政策,他們決定將孩子送托。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攀枝花已累計發放育兒補貼2897萬元,托育補貼53萬元。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2021年以來,全市出生人口降幅逐漸收窄,常住人口連續三年實現正增長。
今年,攀枝花將靈活就業人員、領取失業金期間的人員納入生育保險保障范圍,為這些家庭生兒育女提供了一份保障。
“為解決有生育意願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擾,我們還出台《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醫保支付政策(試行)的通知》。”攀枝花市醫療保障局局長陳利介紹,該市將17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與原本自主定價相比最高降幅達81.67%,平均降幅達34.8%,同時將13項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在完善支持政策方面,攀枝花提高了多孩家庭房貸標准,夫妻雙方和單方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多子女家庭最高貸款額度分別提高到90萬元、65萬元﹔女職工享受生育津貼計算天數調增,每多一胎增加15天,讓育兒職工有更充足的休息恢復時間。
此外,為實現幼有所育,當地發展托育服務機構122家,可提供托位數4600余個﹔普惠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達91.6%,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99.5%,讓市民在子女教育方面心中更加有底。
雙管齊下 緩解“就業難”
臨近春節,“日子好起來”的米易縣丙谷鎮沙溝村村民吳佳友,正盤算著要買哪些年貨。
初中畢業后,吳佳友就進廠當起了燒爐工,每個月兩三千塊錢工資,后來又嘗試過賣水果,收入很不穩定。去年,米易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吳佳友參加了兩期駕駛職業技能培訓,順利拿到裝載機操作証和挖掘機操作証,“現在我開挖掘機,月收入能有七八千元。”
攀枝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9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332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927人,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952人次,創業培訓3780人次。
在提供就業服務的同時,攀枝花聚焦創業帶動,組織實施“創享花城”專項行動。2024年,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58筆,總量超1.8億元,直接扶持創業851人、小微企業7家,帶動就業7400余人。
為創業者在“家門口創業”提供幫扶,全市共建成首批20家“花城微創園”,“恆德微創園”便是其中之一。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恆德社區是一個“村改居”社區,為幫助村民迅速適應“市民”生活,社區主導建設了“恆德微創園”。
“我們依托緊鄰攀枝花市婦幼保健院和花海小學的優勢,打造了恆德婦幼特色一條街,給轄區居民創造創業就業新天地。並為大家提供家政服務、面點制作、小兒推拿等創業培訓課程。”恆德社區黨委書記朱應嬌說。
優化供給 緩解“養老難”
“我們會提前提供菜單給您選擇,然后在除夕准時送到您家。”臨近春節,攀枝花市東區弄弄坪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經理索傳宇每天都能接到老人打來的訂餐電話。“已有60余位老人,向我們預訂年夜飯送餐服務。”索傳宇介紹,該中心主要為老人提供常住、日間照料、居家養老、助餐等服務。
像這樣的老年助餐點,攀枝花全市已有31個,還建成老年助餐網絡8個,縣域覆蓋率80%。目前,該市共有養老機構67家,城鄉日間照料中心202個,共有養老床位7768張,實現街道層面養老服務綜合體全覆蓋。
攀枝花按照“80周歲到89周歲老年人50元/人·月、90周歲到99周歲老年人200元/人·月、10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800元/人·月”的補貼標准,落實高齡津貼。2024年1月至11月,攀枝花已為全市4萬余名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2728萬元。
同時,該市為5136名獨居、空巢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每月至少開展1次居家養老或探視巡訪的關愛服務,為老人提供助醫、助潔、助浴、基礎照護、心理慰藉等。此外,當地積極開展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目前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6個,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已基本形成。
攀枝花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積極構建“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務機制,攀枝花將聚焦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病有良醫等民生願景,加強試驗探索,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推動就業創業、工傷失業保險、公共衛生服務等68項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