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紅利”見頂,網絡文學何為(藝海觀瀾)
如今,移動互聯網為網絡文學帶來的“流量紅利”已經見頂,新進入的讀者要麼離開,要麼沉澱下來,開始追求更高的閱讀享受,許多作者都面臨轉型問題,需要闖出一條精品化的新路。
從2011年開始,以筆名“愛潛水的烏賊”從事網絡文學創作以來,我每次都在嘗試新的題材,每一部書想表達的主題和切入點都不一樣,我希望自己的寫作生涯迎接一個個全新的挑戰。
創作第一部小說《滅運圖錄》時,我是兼職寫作。工作、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擾,都融進了這本小說裡。創作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嘗試自我解答的過程。等寫完小說,我對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已經有了清晰的答案。這部作品在文字的生動度和故事的編排上,還有很多不足。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讀者朋友告訴我,作品給他們帶來深深的影響。我想這種影響固然是源於作品世界觀設定和情節的有機結合,也因為它流露著我真實的生活狀態,那種真實性讓讀者感同身受。
幻想類小說是放飛想象的作品,但其創作離不開現實。一是幻想類小說需要對故事世界下定義,定義它的結構、模樣與細節,讓它看起來足夠真實,這樣才能提供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二是無論什麼題材,其實都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哪怕是以動物為主角,也會有某種人格的投射。一個好的幻想故事,一定是一個足夠真實的幻想世界,讓讀者能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的人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的生活狀態如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何。
我的“詭秘”系列作品第一部《詭秘之主》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背景,第二部《宿命之環》將故事設置在19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法國。在動筆之前我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案頭工作,包括閱讀經典名著,也包括查閱學術資料。來自歷史的養分是我創作的財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高、看得遠。對資源的粗放開發導致了環境污染和一系列衍生問題,“詭秘”系列通過具體故事講述環保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希望在全球應對環境挑戰的大局勢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說創作的基線或者主題是人類在面臨危機、絕境時的反應,讓讀者看到暗處的一縷光,這一縷光就是人類勇氣的贊歌。
同一主題的系列寫作肯定有很大壓力,讀者會把新角色和老角色作比較,原有的一些懸念設計也會失去驚喜感,逼迫著作者建立新的故事結構、做出新的表達。我喜歡看評論區的“本章說”,看讀者對故事情節的討論,這相當於幫我查缺補漏,讓我寫作更嚴密。每天高強度地獲取這些信息,給我帶來很多靈感。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並能根據讀者及時的反饋,讓小說更通俗易懂,更直達人心,這是我理想的狀態。
我認為,網絡文學和傳統的嚴肅文學在高處應該是相通的。嚴肅文學追求文以載道,注重表達人生的體驗,人生的感悟,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以及精神上的本真狀態。網絡文學一樣能表達,隻不過更加遵循大眾文化的邏輯,更有讀者意識——首先得讓讀者讀得進,因而必然會運用一些寫作技巧,把體驗、感悟、精神等融入。完全可以期待網絡文學作家把審美、表達、思考和故事綜合在一起,寫出雅俗共賞的作品。
我從世紀之交開始接觸網絡文學,對網絡文學20多年的進化史感觸很深。早期網文絕大部分是情緒和想象力的揮洒,許多作品開端新奇,但寫作粗放﹔也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將不同題材的深度、廣度和成熟度都往前推進了很大一步。之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小說成為移動化、碎片化閱讀的代表。這一方面讓網絡文學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作者收入也相應增加,有了改善生活、改變人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廣泛也更基層的閱讀群體,更碎片化的閱讀,更重要的推廣環節,讓創作者務求簡單直白,追尋更快的節奏、更強烈的情緒累積和釋放。如今,移動互聯網為網絡文學帶來的“流量紅利”已經見頂,新進入的讀者要麼離開,要麼沉澱下來,開始追求更高的閱讀享受,許多作者都面臨轉型問題,需要闖出一條精品化的新路。
網絡文學的一大特點是和讀者及時互動,網絡文學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也在讀者。時代在變,讀者也在改變,網文的內容和創作的方式同樣需要跟著改變。我相信,有深厚的讀者基礎,又有龐大的創作隊伍,一定會有更多精品涌現。
(作者為網絡文學作家、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9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