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探訪四川大學微波能量創新應用實驗室

“機械夢工廠”裡材料有了超能力

2024年10月29日07:5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機械夢工廠”裡材料有了超能力

工業微波干燥/膨化裝備。

3D打印微波固化設備。

微波解凍裝備。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人類是如何實現從古時的“烽火狼煙”到現在的“視頻通話”?不用水沖、不用手擦,如何“洗”掉金屬片上的斑斑鏽跡?高溫低壓的爐子裡,當微波遇上甲烷氣體,一顆鑽石又是如何生成?

  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東門口,有一棟年代久遠的科研大樓,灰褐色的外觀,斑駁的牆體,平平無奇的外表下,藏著一個“機械夢工廠”。在這裡,大到生產線,小至微波爐,沙琪瑪非油炸膨化機、煙草桔梗處理器、半導體清洗裝備等,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機械,都是在這裡設計、組裝、測試,最后在生產車間運行投用。

  近日,記者到四川大學探訪“機械夢工廠”——微波能量創新應用實驗室,看看這裡有哪些神奇之處。

  探奇

  “機械夢工廠”長啥樣?

  走進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科研大樓,教授朱鏵丞直接帶記者往地下鑽。記者好奇心一瞬間被勾起:暗黑的地下,難道要探秘有特殊環境要求的物質?

  “不!下面空間大,可以堆放設備。”朱鏵丞直白地打碎記者幻想。

  穿過一扇防盜門,與印象裡潔白整齊庄嚴的實驗室不同,眼前這個實驗室更像是一間“打鐵鋪”。環顧四周,濃厚的原始工業風扑面而來——長長短短的線路四處連接,大大小小的金屬工具擺放在台面,形態各異的機械隨處可見。正在測試器械的實驗員,沒有白大褂、護目鏡,身著簡單的T恤衫運動褲,一番行雲流水地操作,機械發出轟鳴,開始運轉。

  就是這間平平無奇的實驗室,誕生出許多“國際首創”“國內首台”。也是在這裡,高大上的微波技術,“隱藏技能”被實體化,誕生了很多“接地氣”的生活應用。

  微波是指頻率在 300M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具有穿透、反射、吸收三個基本特性。微波的波長在1毫米到1米之間,具有似光性、非電離性和信息性等特點,微波的能量可轉化為熱量。

  基於微波的這些特點,微波技術廣泛應用於雷達、導航、遙感及電視等方面。如今能實現視頻通話,就是以微波為載體傳輸信號。

  微波能量創新應用實驗室由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院長楊陽、教授朱鏵丞兩位青年學者帶隊,核心成員11人,圍繞著大功率微波源、微波等離子體多物理數值模擬、微波能工業應用等領域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成果轉化。

  早在20年前,微波與通信已是熱門科研選題,包括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鑽研。在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四川大學另辟蹊徑,在國內率先開始微波能量載體研究。“核心課題是微波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楊陽表示,“需要經年累月的實驗積累。”

  探新

  微波賦予材料“超能力”

  劉慈欣在小說《中國太陽》中構想了這樣一個裝置:一個在太空中的巨大鏡子,能夠通過反射太陽光調節區域氣候。這個科幻作家腦海裡的“太空三峽”,靠什麼將太陽能所發的電輸送到地球上?答案是微波。

  微波能理想地取代天地間的那條傳輸線,解決“送”的問題。楊陽解析,隻要波段選擇適當,受雲層、大氣的影響就較小,加之它具有穿透性,便於送能。

  前段時間,阿迪達斯一款3D打印一體鞋曝光,引發市場熱議。但高昂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3D打印鞋價格昂貴,關鍵點在生產效率。“3D打印鞋目前通過機器逐層生產”,生產時間長、產量有限,朱鏵丞表示,3D打印鞋要“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批量化生產。

  如何解決量產問題?用“微波爐”。

  在3D打印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吸收微波的膠水,將上百雙鞋胚一起放入微波腔體裡,類似於超大型的微波爐,直接加熱作用,即可實現批量生產。

  一點點甲烷氣體,一夜之間從薄薄的一片長成一顆完整的鑽石,如何實現?微波等離子體。

  需要把一片鑽石晶種置於裝置的減壓室中,注入甲烷氣體,然后用微波電離,形成等離子體。氣體加熱到1000攝氏度左右時,碳原子就像“雨”一樣落在鑽石晶種上,沉積生長,高純度的鑽石就能在一夜之間“長”出來。

  以上這些新奇的微波妙用,是微波能量創新應用實驗室正在進行的探索。

  這間“機械夢工廠”,利用微波特性,為材料賦予“超能力”,再根據需求方的要求,定制化制造出各類機器,應用於工業生產上。目前,實驗室已形成了相關專利池,成功轉化專利14項,應用於美的、中核和瑞士雀巢等企業。實驗室在微波的工程實踐應用上,更是全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實驗室之一。

  探趣

  實驗室裡有哪些好玩的機械?

  ●精准加熱的微波爐

  日常使用微波爐熱飯,總會出現有冷有熱的情況。這是微波特有的屬性。因為微波具有波的特性,在腔體內分布時,呈現能量強弱的變化,就造成了加熱不均。

  那如何把東西加熱均勻?“這就是考手藝的地方。”朱鏵丞說道。

  加熱均勻最考驗設備參數。設想,批量的物品在超大的微波爐內加熱,每個東西放置的位置不同,保障加熱均勻,要讓不同來源的微波有新的重合。

  一般家用微波爐有一個微波源,而實驗室這台定向加熱微波爐,設計了六個微波源。六個微波源之間相互作用,改變腔內能量分布。如此,就可以隨意調節腔內不同區域加熱物品的溫度。

  朱鏵丞將4杯水放入微波爐中,簡單設置一下,每杯水精准達到了指定溫度。“該設備目前已走入市場,進入普通人家中。”

  ●非油炸的膨化機

  “接地氣”應用不隻於此。在實驗室工廠,還有一台食品加工設備——沙琪瑪膨化機,與普通的生產線並無二致。流程簡單,需要將沙琪瑪的原料生面段放到輸送台上,進入加工機器裡,最快半分鐘,出來時,已經呈現膨化狀態。

  設備原理是利用微波輻射加熱,使面段中的水分吸熱汽化,帶動食品物料組織迅速膨化,變得鬆軟、口感酥脆。微波加熱速度快,所需時間為常規方法的1/4,設備連續生產,能源僅使用電,讓沙琪瑪徹底告別油炸。

  同樣的原理,利用微波加熱由內而外的特性,不通過油炸即可膨化物體,團隊將機械稍加改良,即可用於煙梗處理。

  要知道,煙梗佔葉重的25%—30%,作為煙草生產大國,我國每年有數十萬噸煙梗被棄置浪費。隻需將其通過微波加熱迅速膨化,體積擴大2至3倍,膨化后的煙梗顆粒在卷煙配方中應用,卷煙燃燒性能提高,木質氣味減少,降低卷煙氣中的焦油量。

  ●不用“水洗”的芯片“洗衣機”

  實驗室還研制了用於芯片制造過程的微波等離子體清洗裝備,解決了“中國芯”關鍵難題。

  在芯片制造過程中,晶圓光刻前需要涂光刻膠,這種光刻膠如何快速、有效地被清洗干淨?

  實驗室根據前期研究,擁有多項“殺手锏”——等離子體在線式參量測量技術、基於參數等效的三維微波等離子體多物理場仿真方法,這些技術解決了大面積微波等離子體高效率、高均勻性設計難題,衍生出用於多款高性能微波等離子體清洗裝備。

  隻需要將帶有光刻膠的晶圓放入設備中,高性能微波等離子體將氧氣電離,變成氧化性非常強的氣體。此時,在低溫下,光刻膠變成了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相比於傳統射頻等離子體,該裝備反應更快,對晶圓的損傷更小,完全滿足干法清洗的要求。

  基於這一成果,實驗室“揭榜”成都市、合肥市科技項目,項目金額總數1300萬元,開發了國內首套全國產化、用於半導體鍵合的高性能微波等離子體清洗裝備。

  目前,該設備達到生產線要求,有望進一步拓展其在先進封裝和先進制造領域的應用,為半導體生產裝備的國產化提供有力支撐。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珍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