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座談會發言摘編

2024年09月18日09: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以實干實效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青海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公保扎西

  “兩彈一星”精神是新時代新征程激勵我們奮勇前行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論述,汲取團結奮進的力量,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對黨忠誠,是中國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崇高情懷。我們要切實把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轉化為敬業奉獻的報國之志,做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奉獻者﹔把對人民的熱愛轉化為強烈的宗旨意識,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

  傳承弘揚攻堅克難奮發圖強的寶貴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轉化為感恩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同心同德推動青海發展。以實干實績實效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把黨的創新理論學深悟透,真正做到遇事看得清、扛得住、辦得好。

  傳承弘揚團結協作勠力同心的高尚品質。把全省干部群眾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匯聚起新青海建設的強大正能量﹔在開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穩步培育具有青海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協同發展上取得更多成效,自覺把青海的發展置於全局的高度去思考。

  

  根植精神沃土積極進取

  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王大南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孕育地之一。“兩彈一星”精神指引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繪就出一幅幅青海建設、改革、發展的新圖景,激勵鼓舞著全省各族兒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團結奮斗。

  要以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要深刻理解“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時代價值,用以堅定信念、砥礪品格,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勇毅前行。

  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體現。我們要挖掘青海豐厚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等偉大精神,讓“兩彈一星”精神在青海世世代代傳下去。

  要根植精神沃土匯聚奮進力量。“兩彈一星”精神凝結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沃土,也是新時代創新發展、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要不斷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激發各族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攻堅克難的創造性,凝聚起現代化新青海建設強大合力。

  

  開拓創新再攀科技高峰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  王全春

  深入探討“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對於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兩彈一星”研制成功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奇跡,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兩彈一星”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邃。“兩彈一星”精神倡導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激勵著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斗。“兩彈一星”精神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兩彈一星”精神倡導大力協同、勇於登攀,這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彰顯。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自立自信,堅持開拓創新,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

  

  勇做科技創新排頭兵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  胡思得

  “兩彈一星”的研制,吸引了許多滿懷愛國熱情的優秀科技人員加入進來。投身這一宏大工程的人們,深知這項事業關系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是能使國家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壯舉,是打破超級大國核壟斷、核訛詐,壯我國威、壯我軍威的神聖使命。

  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這支特殊的隊伍頑強拼搏、銳意創新,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突破了重重技術難關。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同時,也締造了“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兩彈一星”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我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讓“兩彈一星”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  吳向東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礡力量。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厚植愛國情懷。要講好一代代科學家愛國奉獻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立志奉獻祖國、奉獻人民。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堅持自信自立。要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教育引導廣大青年不斷堅定“四個自信”。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堅持艱苦奮斗。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繼承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勇於改革創新。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年聚焦科技創新,勇攀科技高峰。

  

  傳承優良傳統再立新功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馬文軍

  “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挺起了民族脊梁,鑄就了共和國核盾牌,奠定我國的核大國地位,孕育了“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既要傳承創業時期的優良傳統,又要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立足現在,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卓有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核工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新時代核工業人胸懷“國之大者”,踐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嚴承諾,傳承優良傳統再立新功,創造了重大工程的新業績新奇跡,用行動生動詮釋了“兩彈一星”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展望未來,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久久為功。中核集團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秉持“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企業價值觀,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奮力踐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為核工業強國建設不懈奮斗,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培養更多高素質科技人才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委副書記  黃清華

  在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廣大科技人員孕育形成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將繼續大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走好新時代強軍報國路。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引領,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積極主動擔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新時代新征程,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繼承發揚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等優良傳統,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走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努力打造忠誠履行使命、堪當時代重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必須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對黨忠誠、作風嚴謹、潛心科研、水平一流的高素質科技人才,讓“兩彈一星”事業薪火相傳。

  

  自主創新推動解決難題

  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  林齊模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國第一枚核導彈、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相繼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這裡面有北大人的努力和貢獻。1999年中央授予的23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12位北大校友。

  “兩彈一星”的巨大成功離不開黨和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和強大的組織能力。為培養原子能事業人才,1955年北京大學成立了物理研究室,中央抽調相關師資,從幾所重點高校物理系三年級優秀本科生中選拔學生。到1966年,北大共為國家培養2200多名專業的核科學技術人才。

  “兩彈一星”的巨大成功充分體現了自力更生、勇於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被譽為“氫彈之父”的北大畢業生於敏,創新提出了不同的氫彈設計方案,一舉突破核武器小型化的難關,將中國核武技術推向世界先進水平。

  回望“兩彈一星”研制歷程,我們要銘記火熱歲月,認真學習和實踐“兩彈一星”精神,加強自主創新,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協同攻堅加快科技創新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胡學舉

  偉大的精神來源於偉大的實踐。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國於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原子彈,從成功爆炸原子彈到成功爆炸氫彈隻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其研制進展震驚了世界。凝結於“兩彈一星”研制實踐的“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兩彈一星”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傳承和發揚光大,逐步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培育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形成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等新的精神,不斷豐富著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寶庫。

  放眼未來,“兩彈一星”精神仍然是我國建設科技強國的精神動力之一。我們相信,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將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協同攻堅,加快科技創新,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攀科技高峰,為把我國早日建成科技強國而不懈奮斗。

  

  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

  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毛玉金

  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依托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探索形成了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干部人才教育培訓特色發展模式。

  “兩彈一星”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國在重大科技領域的自立自強,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學院多層面解讀“兩彈一星”研制的過程,多方位闡釋“兩彈一星”精神的價值,教育引導干部人才從“兩彈一星”精神中感悟深刻內涵,汲取智慧和力量。

  “兩彈一星”研制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縮影,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載體,是教育培訓的生動歷史教材。學院挖掘“兩彈一星”事業蘊含的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深化干部人才教育培訓,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兩彈一星”精神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院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干部教育培訓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相關要求,以“兩彈一星”精神凝聚干部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攻堅克難的創造性。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  徐榮鬆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作出了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一大批優秀科學家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毅然投身到研制原子彈的事業中,孕育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70多年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一直是核工業人的精神本色。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為我國核工業的創建和發展、“兩彈一艇”攻關、核科學技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爆炸,我國隻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這是世界核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

  在“兩彈一星”精神的感召下,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始終堅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努力夯實核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牽頭完成了多項重大戰略任務,取得了一批核心技術成果,培養了一批核科學技術人才。新時代擔當新使命,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將始終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加強自主創新,加快推動發展,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核科技自立自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傾力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孫繡宗

  金銀灘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於此,這裡被稱為“中國原子城”。

  近年來,海北州以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為牽引,全力開展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利用和“中國原子城”紅色文化品牌打造工作。認真履行保護責任,先后完成原二二一基地16個文物點修繕項目、建設25個西海鎮紅色風貌配套項目,打造以原子城紀念館為重點的展覽展示集群。原子城紀念館開館以來,接待游客420萬人次。與此同時,海北州先后訪問2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和13位院士,200余名基地創建者、創業者、守衛者及其家屬等,征集實物1000余件,制作專題片10余部,編輯出版史料文集20余本。

  依托紅色資源和本地特色資源,海北州打造出“紅色研學+綠色生態+民族團結+國防教育”的研學路線。2023年以來,累計承辦省內外各類培訓班800余期,培訓學員9.3萬余人次,開展青少年紅色研學200余期,2萬人次參與。今后,我們將持續推進基地舊址保護,打造紅色研學教育品牌,讓“兩彈一星”精神激勵更多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8日 14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