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探訪青神竹市裡的竹產業,“以竹代塑”引領低碳生活

“實用竹”到“高端竹”客源不愁

2024年08月27日07:5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實用竹”到“高端竹”客源不愁

【市場掃描】

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下稱“青神竹市”)位於眉山市青神縣青竹街道蘭溝村,成立於2011年。以“打造省級特色產業,建設國際竹編藝術城”為總體目標,建成竹編產業園、斑布健康竹產業園、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熊貓館、竹裡螢光藝術館、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和國際竹文化中心的“兩園三館兩中心”格局。2023年,實現綜合產值約80億元,同比增長14.2%。

連日高溫,悶熱無比,但在青神竹市的中國竹藝城裡,人們對竹編產品的熱情絲毫未減。8月22日下午3點,游客在國際竹編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雲華的竹編藝術博物館內挑選著竹編產品。

一牆之隔的竹宜居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廠區,該公司負責人李銀海正忙著和員工處理線上訂單,將新式竹編燈籠、竹編隔斷等竹家具產品裝進快遞箱。

在青神,竹市並非人們傳統概念的市場,而是以廠區、園區、展覽館、民宿等為核心,集生產、銷售、體驗於一體的新型市場。深入青神竹市你還會發現,市場形態之外,還有另外兩大變化。

市場需求在變 產品走向個性化高端化

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境,在青神得以再現。青神竹市內,竹燈籠、竹地板、竹桌椅、竹飾品、竹茶器、竹炊具……每一件物品都是竹子打造。

“我這裡的竹燈籠有10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北上廣和江浙一帶,也有少部分出口。”李銀海帶記者參觀了他的大型店鋪。店內密密麻麻排列的竹編產品主要包括竹燈籠和竹家具,提到任意一件,他都對產品的規格了如指掌。作為土生土長的青神人,他從19歲開始接觸竹家具制作,很多常用家具、精巧物件、藝術作品等在他手中都能用竹子編出來。

和其他店鋪主打線下交易不同,李銀海店裡的產品銷售多數依靠線上渠道。“我們通過參與竹博會、廣交會、進博會、世園會等,將品牌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我們的產品,再依靠線上店鋪進行銷售並創新合作方式。”李銀海介紹。截至目前,網店已達8家,今年以來銷售竹燈籠近3萬個,算上竹編定制吊頂已有近700萬元的銷售額。

除了常見的竹家具外,記者發現,竹產品裡還出現了不少新玩意兒。

細若發絲的縷縷竹絲在模具上繞來繞去,隨著竹編工人靈巧的手指快速翻轉……竹宜居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員工周秋燕告訴記者,店內的竹編定制產品價格每平方米上百元。“隨著大家消費水平和理念的提升,對產品的需求也更個性化和高端化。”

在青神縣,像周秋燕這樣從事竹編的人不在少數。據統計,全縣不到20萬人口中,目前從事竹產業相關工作的有1.5萬人。“去年,全縣竹產業實現產值80億元,竹產業從業人員每月可增收2000元。預計到2025年,將帶動3萬余戶竹農種竹,從業人員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3萬元。”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消費理念在變 竹制品引領低碳生活新風尚

偌大的青神竹市裡,竹編產品不僅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欲,還潛移默化傳遞出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我們展出的產品類型很多,包括竹飾品、仿真系列產品、餐具系列、書畫類,以及竹建筑等,涵蓋了平面竹編、瓷胎竹編、立體竹編。”在青神竹市內的中國竹藝城,雲華竹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嵐介紹。

“這些瓷胎竹編不僅是實用器皿,更是藝術珍品,也傳遞了竹制品的環保價值。”在游客劉姣看來,青神竹市的作用不單隻為了交易,更讓大家認識到竹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在減少塑料污染、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大有可為。

“隨著‘以竹代塑’理念深入人心,消費者從看重竹編產品實用性到兼顧竹編產品的藝術和文化社交屬性。”陳嵐介紹,店內的書畫、仿真類產品價格雖然不低,但並不愁客源。

最近,陳嵐將工作重心放在了竹編制品的創新與高端定制上。他計劃將更多元素融入竹編技藝中,創新推出個性化竹會徽、竹胸花、竹名片、竹手捧花、竹郵票等,開拓更多市場。“這些小物件的制作不僅能凸顯特色,還能用盡‘竹廢料’。”陳嵐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底伊樂 眉山觀察 鄒鈺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