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迎來耍水“熱” 綿陽市游仙區這樣擦亮芙蓉溪“幸福底色”

這幾日,四川持續面臨高溫“烤”驗,綿陽市游仙區游仙街道金山村段的芙蓉溪也迎來客流高峰。金山村黨總支書記王福安和幾名志願者每天都會來這裡巡河,重點是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最近每天都有數百人在這裡休閑玩水,還有早晚在這裡跑步騎行的運動愛好者,現在就是一年中金山村最熱鬧的時候,我們每天都要組織兩三次巡河。”王福安說。
芙蓉溪是游仙區的母親河,在游仙區境內長約61公裡,因兩岸盛放的芙蓉花而得名。今天的芙蓉溪呈現水清人和的和諧景象,沿途綠道上不時有騎行愛好者駛過,但在幾年前,這裡卻是另外一個樣子。當時,周邊有許多養殖場,給芙蓉溪的水環境帶來沉重壓力。
面對這個情況,游仙區系統謀劃芙蓉溪流域的綜合治理,通過控源截污、生態修復、末端提升等整治手段保障水環境質量,重現芙蓉溪一江清水。
同時,游仙區將文旅產業發展融入芙蓉溪的治理中。不久前,一場騎行比賽將500多名青年吸引到芙蓉溪畔。原來,游仙區沿芙蓉溪打造了一條全長約26公裡的旅游公路,沿途包括濕地、驛站、民宿等。這條公路也成為綿陽市民騎行、散步的熱門場所。綿陽騎行愛好者小唐是這裡的常客,幾乎每周都會和朋友一起來騎行。“一路騎行下來,沿途有山有水,四季都有水鳥在這裡棲息,特別是春季,鳥語花香,仿佛在畫中騎行一樣。”
為了守護好這樣的美景,游仙區進一步優化河道管理工作機制,改變以往“一條河流一至兩位區級河長”的做法,組建起區級“2+5”團隊——由區長和副區長帶領其他5名區級河長,以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對芙蓉溪進行分段式管護。因河湖治理涉及農業、水利、環保等眾多部門,每位區級河長分管不同的部門,由區級河長統籌規劃,破解了“九龍治水”的痛點,更構建了一個全面統籌、高效協作的河長制體系。
在王福安的手機裡裝著一個“巡河APP”,成為芙蓉溪金山段的村級河長以來,這條長約7公裡的河道,3年來他走過不下600余次。在他的帶動下,金山村成立了總人數15人的3支巡河隊伍,包括村社干部、志願者。平時,巡邏隊主要負責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排查污水排放問題。在游客增多的時候,他們還需兼顧安全勸導和維護交通秩序等職責。
得益於此,2023年4月,芙蓉溪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設試點河流,成為全國15家試點單位之一、四川省首條入選全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的河流。
芙蓉溪也成為沿途文旅產業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的一條幸福河流。以金山村為例,當地特色產業為水果種植。由於連續舉辦旅游環線騎行節活動,每次吸引上萬人次參加,當地特色的鳳凰李子、早甜露桃子不愁銷路,累計帶動周邊農產品消費5000余萬元。據介紹,當地已招引6家文旅企業入駐,下一步還將打造騎行觀光俱樂部、特色餐飲民宿店、鄉村咖啡小館、新鮮果蔬採摘園,讓芙蓉溪的“幸福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