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0多家中央和省市縣主流媒體記者探訪古蜀道沿線

千年古蜀道涌現新氣象

2024年07月29日08:1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千年古蜀道涌現新氣象

一條古蜀道,半部華夏史。7月24日,由省委宣傳部、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省文物局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日報全媒體)、成都市金牛區委宣傳部、綿陽市委宣傳部、廣元市委宣傳部承辦的“媒體蜀道行”活動在金牛古道的起點——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街道啟動。

3天時間裡,20多家中央和省市縣主流媒體記者深入成都市金牛區、綿陽市梓潼縣、廣元市青川縣等古蜀道沿線地區,感受文化遺產的傳承延續與千年古蜀道的嶄新風貌。

金牛古道留下文化財富

“天回鎮街道分布有11個生態公園,對面就是蓉漂人才公園。”7月24日,站在鳳凰山體育公園的“鳳凰之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明鴻介紹,2000多年前,這條近700公裡長的古蜀道以金牛為起點,連接起關中、漢中、成都三大平原,深刻改變了當時的歷史面貌。

在金牛古道途經的重要節點——綿陽市梓潼縣境內有一片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翠雲廊,區域內樹齡超過100年的古柏達11000余株,其中樹齡千年以上的有48株。

這裡的古樹之所以保護得這麼好,既有明代頒布實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等沿襲至今的制度支持,也得益於當地百姓世代守護。為進一步推動古樹名木保護,綿陽積極探索“一樹一檔”挂牌保護、“一樹一策”科學救護、“一樹一人”日常巡護,讓植柏護柏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文旅融合新樣本

如今,金牛古道的文化屬性賦予成都市金牛區打造“文半城”的底蘊。

隨著天府藝術公園、露天音樂公園公共文化場所的建成投用,金牛區“文半城”新形象呼之欲出——大型的有成都藝術劇院、成都圖書館等載體,中型的有區級圖書館和文化館等大眾平台,小型的有街道社區文化中心,讓群眾文化體驗更加多元便捷。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毛利文介紹,目前金牛區的105個文化活動場館覆蓋13個街道90個社區。

在廣元市青川縣青溪鎮陰平村,村民依托陰平古道、唐家河等優質文旅資源端上“旅游碗”。近年來,陰平村將發展精品民宿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支撐點,現有農家樂近240家。去年,村裡接待游客超4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800萬余元,村民人均旅游收入達2.6萬元。

沿線涌現更多新氣象

在成都市金牛區,金牛古道起點旁的天回山和鳳凰山自古便是登高之處,孕育成都人持久的體育熱情。

2021年3月完工的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成為成都大運會的核心場館、中超聯賽成都蓉城隊主場,並日常承接演唱會、運動會、商業發布會等多項賽事和活動。去年,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共舉辦60場萬人以上的大型文體活動,場館群總活動數超過135場,累計接待觀眾超過150萬人次,實現票房收入10億元。

循跡梓潼縣境內的金牛古道,來到長卿山南麓的“兩彈城”——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四川兩彈城博物館於6月24日開館,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的雕塑讓人肅然起敬。同時,航天科技館開門迎客,打造出沉浸式“科技+體驗+娛樂”生態圈。

一路走來,古蜀道沿線新氣象頻現,發展活力四射。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長安 任紫鑫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