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刷新我國湖泊鑽探紀錄

取“芯”者來自四川

2024年07月17日08:1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取“芯”者來自四川

鑽探人員在操作設備,准備降鑽具作業。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供圖

  近日,西藏納木錯,湖中央一座200多平方米的浮台上,鑽塔高聳、機器轟鳴。一群鑽探技術人員正在忙碌,藍色工作服上的“四川資源集團”字樣,表明他們是一支來自四川的隊伍。

  一個多月前,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啟動。這是迄今為止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中海拔最高的鑽探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聯合德國、瑞士、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及鑽探技術人員共同實施。

  這個夏天,這支來自四川的隊伍將鑽入湖面之下提取湖泊岩芯樣本。這些岩芯,封存著百萬年前的信息,可為科研人員研究納木錯地區的環境氣候變化提供新的科學依據。

  施工環境艱苦 鑽取湖“芯”困難重重

  此次鑽探計劃在湖面上的3個點位進行,鑽取千米長的湖泊岩芯。經聯合科考隊深入研討,決定由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所屬華鋒鑽探公司擔任鑽探任務。

  華鋒鑽探公司長期致力於固體礦產勘查鑽探施工。“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高海拔湖泊鑽探,也是第一次環境科學鑽探。為此,我們組建了一支包括21名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年齡31歲的團隊。”納木錯湖泊鑽探項目部項目經理、華鋒鑽探公司工程師林俊宇介紹,艱苦的施工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湖面海拔超過4700米,風浪很大,鑽探平台會隨著水面波動而晃動。不僅如此,團隊還需要克服高原缺氧、強紫外線照射、作業勞動強度大等困難。”

  更大的挑戰來自高原深水湖泊鑽探本身,其在國內可參考和借鑒的案例不多。“湖水深近百米,鑽杆‘懸’在水中沒有依附。湖底淤泥質很軟,在淤泥裡連續鑽孔,容易出現淤泥倒流等情形。”林俊宇介紹。對此,鑽探團隊參與了水上鑽探平台設計,提前對鑽探設備及特殊裝置進行改造,“根據水中作業情形、沉積物地層性質等,我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比如鑽杆的壁厚等都是非標准特制的,幫助提升安全性和鑽進效率。”林俊宇說。

  破解技術難題 刷新鑽探最深紀錄

  6月6日,隨著鑽杆緩緩向下插入沉積物中,鑽探工作正式啟動。當晚,鑽探團隊獲得第一批湖泊岩芯樣本。經過一個多月的鑽取,7月12日,納木錯水上鑽探平台傳出好消息——在湖底深度超過400米處獲取湖泊岩芯,這是我國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鑽探中突破400米,刷新國內湖泊鑽探最深紀錄。

  “鑽探過程中,技術人員一邊施工,一邊摸索總結新工藝,破解多項技術難題。”華鋒鑽探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繩索取芯工藝配合鑽具的精准運用就是其中之一。“不同於常規繩索取芯鑽探工藝的單動單鑽頭鑽進,此次結合湖泊鑽探平台不穩定這一特殊情況,為避免鑽具起降,我們採用了單動雙鑽頭鑽進方式。”林俊宇介紹,技術人員結合以往繩索取芯施工經驗,優化鑽進參數,在保証減少岩芯擾動及提高採取率的前提下,做到了高效率。

  “湖泊鑽探是鑽探施工的分支領域,借助這次機會,我們將結合陸地鑽探、海洋鑽探中的成熟經驗,著力推動建立完善的湖泊鑽探施工體系。”華鋒鑽探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作為四川科技型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主體,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正積極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培育一批行業中的“單打冠軍”,助推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創新。

  【新聞小貼士】

  納木錯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湖深約100米。

  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的重要課題之一。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於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多個國家和團體加入該計劃,是一項覆蓋所有地學領域的科學鑽探計劃。此次聯合科考行動,是繼2005年在青海湖開展大陸科學鑽探計劃后,再次在青藏高原核心區域深水大湖中開展湖泊長岩芯鑽探。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